《我的尋藥人生》閱讀心得:大自然能為新藥開發提供線索

你知道嗎?現今許多的藥物是源自於植物、細菌或真菌中的天然物(Natural Products),最早在1804年科學家就從罌粟中萃取出嗎啡 (morphine)、從金雞納樹的樹皮中萃取出奎寧 (quinine),1928年英國弗萊明從青黴菌中發現第一個抗生素—青黴素(penicillin),1971年從紫杉樹中萃取出具有抗癌功效的紫杉醇(taxol),這些天然物通常具有生物或藥理活性的化合物。生物體生產天然物是為了提供自己演化上的優勢,作為競爭、防禦、共生等相關的分子武器。

《我的尋藥人生》本書紀錄作者卡珊卓一生的求學歷程與從民族植物學中探索新藥的研究經歷。如果你對於醫學、藥學、生物學等領域有興趣,推薦你閱讀這本書,這本書會帶領你一窺民族植物學的世界。


目錄

簡介

《我的尋藥人生》作者卡珊卓.麗亞.奎弗(Cassandra Leah Quave)現任美國艾默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植物標本館館長及人類健康與皮膚病理學副教授(Quave research group),她的團隊致力於從民族植物中尋找能對抗有抗生素抗藥性的新藥。

作者的父親曾參與過越戰,當時曾接觸到橙劑(一種強力的化學除草劑,導致戰後出現許多畸形兒),所以她一出生就被發現右腳發育不全,三歲時開刀截肢,失去右膝下的小腿,術後遭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幸好她母親及早發現,晚點發現會引發敗血症與多重器官衰竭。在她成長期間,她多次進出醫院,因而比別人更早認識微生物與人體健康之間的聯繫,加上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促使她立志成為一名醫生。

然而,作者在大學時上了一門民族植物學的通識課,去了一趟亞馬遜的研究之旅後,意外開啟了她的尋藥人生。本書紀錄了她採集、探險、研究、家庭等歷程,且現在她與她的團隊仍然致力於從植物中尋找新的藥物,以對抗那些產生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

心得

我會想閱讀這本書是因為對作者卡珊卓的研究領域很有興趣,讀的過程中,書中提到許多專業的術語非常熟悉(不包括植物學名)。在我研究所生涯是研究天然物生物合成,雖然不是研究植物,而是真菌,但在研究的過程中,時常閱讀到關於植物製造出天然物的相關研究。

我認同作者在前言所講的:「人類與大自然緊密相連,大自然可以為新一代的先進藥物提供線索,抗生素抗藥性的解決之道可能在於消除細菌造成傷害的能力,而不是直接消滅細菌。我相信,大自然可以拯救人類。」存在於大自然的生物體中,有許多具有潛力的化合物作為新藥,只是尚未被我們發現。作者是從民族植物中來探索新藥,現今有許多的科學家是從細菌、真菌中尋找新藥。

書中有提到為何很多人不看好植物藥(botanical drug)呢?

美國FDA對於植物藥的定義是:源自植物材料、藻類、大型真菌等複方製成的藥品。植物藥並不是只含單一化合物或化學修飾物,而是擁有複雜成分的萃取物。我們一般常見的藥物大多是單一化合物或是經過人工修飾的小分子藥。

對於植物藥的製程法規較嚴格,因為植物藥成分複雜,且植物會受到產地與氣候影響有效成分組成,所以植物藥源頭的品質控管是非常重要,再來製成藥品的過程也需極為嚴格控管,而且植物藥需要大量時間與資金來投入研究,上市後要跟那些保健食品競爭。公司普遍不願意花費大量資金去投入,從大自然中探索植物藥,因此大多是學術界在研究。畢竟,現今免疫療法、基因治療、細胞療法、核酸製藥、精準醫療等是生技業界的趨勢。

即便植物藥的研發困難重重,我認為從植物中探索具有藥效的單一化合物(不是植物藥),對於人類依舊非常重要。在現今技術的發展下,我們得以更快速地萃取、純化、鑑定具有藥理或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結構。大自然依舊擁有多樣的化合物結構,提供我們研發出新藥的線索。

我很佩服作者對於研究上毅力與熱忱,她沒有因天生缺陷而放棄田野調查與採集(讀到後面都快忘記作者行動不便)。她在讀博士班時,就已經結婚生子,除了要顧及研究與課業,還要照顧小孩,真的非常不容易。此外,作者在書中有提到女性在科學領域時常受到歧視、偏見與不平等待遇,讓我想起之前讀過的《尋找母樹》,其作者蘇珊也有遇到相同的議題。科學的成就不分性別,世界上也是有許多傑出的女科學家。

當然能讓作者從原本經費不足,缺乏實驗器材與人員的研究環境下,一直堅持到順利成為大學教授與植物標本館館長,帶領龐大團隊進行研究,她的先生馬可功不可沒。我超敬佩馬可,他竟然能用樂高打造出實驗用的儀器,令我印象深刻。

最後稍微講點對於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近期極具傳染性的抗藥性耳念珠菌在美國快速傳播,造成患者死亡。不要以為現今醫療快速進步,就會有新藥物出現解決抗藥性的問題,細菌和真菌也是會演化的,比起開發藥物的速度還要更快。不當使用抗生素的結果,就是超級細菌與超級真菌的誕生,即便未來科學研究能解決抗藥性的問題,但過程中可能已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感染死亡。

作者在書中所說:「科學研究需要時間、金錢、正確的資源,以及受過必要技術訓練、能操作複雜實驗的人才。長足的進步絕非一蹴可及,需要長年在訓練和研究上投入資金,進而為基本觀念奠定基礎,才能用於轉化與創新。」科學研究需要資金、時間與人才培育,這些往往是我們最需要,也最缺乏的。

這本書對於科學研究、新藥開發有興趣的人值得一讀,希望大家讀完這本書也能獲得勇氣與熱忱。

書名:我的尋藥人生
作者:卡珊卓.麗亞.奎弗(Cassandra Leah Quave)
出版社:臉譜出版

Chris
Chris

Hi! 我是超閱者站長 Chris。
是一位生科人,熱愛閱讀,希望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化輸入為輸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