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具有力量。源自於日文的「言靈」(ことだま),是指無論是好或壞的語言,都具有一股不可名狀的力量。
在這本《巴別塔學院》中,「語言」是魔法的核心。故事發生在英國牛津大學內,有一個以巴別塔命名的翻譯學院,收羅從世界各地擁有各自母語的語言天才。
一場因「語言」而撼動這座巴別塔學院的革命即將爆發。
目錄
《巴別塔學院》內容簡介
《巴別塔學院》(Babel)的作者是華裔美籍作家匡靈秀(R.F. Kuang),在學期間就以架空的小說罌粟戰爭(The Poppy War,暫譯)奪格各項大獎。另著有驚悚諷刺小說《黃色臉孔》(Yellowface,暫譯)。
劇情大綱
這本《巴別塔學院》設定於架空世界的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
在這個虛實交錯的時空下,英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霸權,就是因為擁有以「語言」作為核心力量,能夠應用於各種領域中的銀工魔法。
身為世界殖民霸權的英國,在牛津大學設有一座以巴別塔命名的翻譯學院,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帶著他們母國的母語前來,為英國將自身母國的語言奉獻給英國。
本書的主角羅賓.史威夫特,是來自於中國廣東的學生。他的家人都死於瘟疫,僥倖存活下來的他,被來自英國的勒維教授帶去牛津大學,將他培養成一名擁有多語言能力的譯者學生。
羅賓醉心於語言與翻譯的奧妙,更被迷人的銀工魔法給吸引。隨著不斷的學習,他發現學院發生好幾起學生的神祕失蹤或無故身亡案。
在某天晚上,羅賓前往學院的圖書館,幫助他的好朋友取回遺落的筆記本。沒想這一晚讓他的人生有著巨大的轉折,他遇見了擁有與他相似容貌的男子。這名男子提出邀請,加入神秘組織「赫密士會」,這名組織想要打破英國對於翻譯魔法的壟斷,將之平等地發放給所有國家、所有階級。
羅賓身處於兩個不同理念的地方,這將會為他的未來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他會繼續服從於帝國,還是會選擇反叛的陣營呢?
銀工魔法
作者融合了歷史與奇幻元素,以「翻譯」為主題,創造出充滿奧妙的銀工魔法,這是書中我覺得最吸引人的元素之一。
銀工魔法的力量不是來自於白銀,而是源自於刻在白銀上兩個相對應的文字。
根據書中所述,具體來說是語言中文字無法表達的內容,也就是在切換不同語言的過程中失落或扭曲的涵義。白銀能夠捕捉並顯現失落的意義,將其顯現的翻譯魔法。
書中出現多組詞語搭配,舉一個例子:中文的「無形」與英文的「invisible」,便能讓使用者的身影消失不見。
這只是其中一組而已,光是要想出這麼多種詞語搭配,作者需要花費不小的研究功夫,從大量的資料中去發想,並在書中提出合理的解釋。
不同語言間的差異
「語言就只是彼此互異,是一千種觀看世界、在世界上生活的不同方式,不,是一個世界中的萬千世界,而翻譯不管再怎麼徒勞,都是種絕對必要的努力,能讓人在不同世界間流轉移動。」
前面提到,銀工魔法是捕捉兩個相對詞彙間的差異,而形成的翻譯魔法。
為何不同語言間的詞彙會產生這些差異?
不同的族群使用著不同的語言,即便對於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觀看角度,造成語言上的差異。
這讓我想到《超級感官》就提到族群的文化與語言會影響著視覺、嗅覺、聽覺。
以視覺為例,研究人員以某個傳統部落作為研究對象,該部落語言的基本色描述只有五個。
實驗方法是先展示一個帶有特定顏色的塑膠片,收回後再加上另一張不同顏色的塑膠片並同時展示,讓受試者挑出最初看到的塑膠片。
如果每個人對於顏色的感官都是相同的,那麼不論語言中有多少個對於顏色的描述,再辨識顏色上理應不會有所差異。
然而,研究者發現該顏色在該族群文化中屬於不同的顏色,那麼受試者就能很快辨識出來。
但語言中將兩種顏色被歸類到同一種顏色中,例如:藍色與綠色,則受試者的辨識度就會降低。
該實驗證明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確實會影響顏色的感知。因為大腦會將感官接收到的資訊加以處理,所以文化影響感官不無可能。
「翻譯就是這樣,溝通也是這樣,傾聽別人,並且試著將目光超越你自己的偏見,窺見他們試圖要說的事。向世界表達你自己,並希望會有人理解。」
由於不同文化、語言會有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翻譯有其必要存在,翻譯促進溝通的產生,讓不同族群的合作化為可能。
譯者的難題
「譯者與其說是傳達訊息,倒不如說是改寫原作。這就是困難所在:改寫仍是寫作的一種,而寫作一定會反映作者的意識形態和偏見。」
寫作者能夠用自身語言自由自在地創作,選擇要什麼語言技巧。相對地,譯者閱讀完全文後,不但要深入了解內容,並準確傳達其含意。要如何用字、選詞,才能確保不失原文含意的情況下,兼具結構上的優美,傳達給讀者。
書中有句話寫得很貼切:「詩人能在草地上自由奔跑,而譯者則是帶著枷鎖跳舞。」
創作者能夠不受拘束地隨意用文字進行創作,但譯者需要帶著枷鎖努力翻譯作品。
結語
總體來看,《巴別塔學院》結合歷史與奇幻,是極具文學性的鉅作。作者藉由這本書不只探討了語言和翻譯的力量,也帶出關於種族、性別的議題與殖民歷史的反思。
看著主角四人組之間在就學之間的互動與情感上的刻畫,看似成為有著緊密連結的團體,但由於身分背景的不同,他們理念上的不同,注定了他們的未來。
說實在這本書在前面的部分偏沉悶,主要是藉由主角四人眾之間的互動,帶動情節與衝突的推進。後半段就非常精采,與部分真實歷史結合,讓劇情出現重大轉折,引爆了最後的衝突與反抗。
雖說這本書融入非常吸引人的銀工魔法,但這帶有翻譯魔法的奇幻元素,似乎沒有讓我覺得沉浸在奇幻的世界中。
可能原因有二個:一是因為故事融入部分真實歷史在其中。二是銀工魔法大多數都融入到日常生活、軍事科技等用途上,有種工業化社會後,那些出現的機器已變得習以為常的感覺,似乎沒有如魔法小說般,讓人想像出感到驚奇的場景。(以上只是我主觀感受,這本書仍是十分精彩的作品)
如果你對於歷史、翻譯等領域有興趣,我會很推薦你這本書。
若是你很喜歡奇幻小說,我覺得不一定會很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