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由陳浩基所寫的17篇短篇組合(包含三篇極短篇)而成的《第歐根尼變奏曲》,由於作者不想過於馬虎地將短篇隨便塞進書中,所以決定以組曲的形式來呈現,為每篇配上符合該短篇氣氛的古典樂曲,故稱作變奏曲。至於為何取名為古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Diogenes)這個名字,則是作者興趣使然,想知道原因可以去看作者後記。
目錄
內容簡介:
以下三篇,是我覺得很有趣,令我印象深刻的短篇。
〈窺伺藍色的藍〉
藍宥唯每天總是關注著「深藍小屋」的部落格,然而這個部落格並不是藍宥唯所有。他享受著暗中窺探著部落格格主「小藍」的快感。他憑藉部落格的日記拼湊出「小藍」的全貌,甚至連她住在哪裡都鎖定好了。
某一天他終於準備好,潛入到「深藍小屋」的女屋主家中……
〈時間就是金錢〉
我們都聽過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有一天時間真的能用金錢購買,你會選擇用時間換成金錢嗎?還是花大筆金錢買時間?
在「時間交易中心」裡,時間可以換取金錢,金錢可以買取時間。主角馬立文為了獲得系花的芳心,便將42天的時間換成2萬港元!然而,就在他快要成功之際,發生了意外,使得他的人生走向一條不歸路。
〈 隱身的 X〉
代號「冰咖啡」的他,原本只是一時興起來旁聽一堂名為「推理小說欣賞、創作與分析」的通識課,卻意外參與由教授在課堂上發起的推理遊戲:只要學生找出隱藏身分的助教X,就能獲得優良成績。每個人紛紛以代號互稱,並為了找出隱身的X,以及阻止他人猜出X,紛紛使出各種手段。隨著不斷推理,越是讓人感到困惑,使得遊戲走向不可預期的發展……
讀後感:
剛開始看第一篇〈窺伺藍色的藍〉,以為藍宥唯是個跟蹤狂,透過每日追蹤「深藍小屋」的部落格日記,滿足他偷窺的欲望,最終他決定潛入女屋主的家中,並犯下了殺人案。但故事卻朝著意料之外的方向發展,看到最後才發覺我又被作者的敘述性詭計給騙了,原來真相不是我想的那樣。做為本書短篇的先鋒,勾起我的期待,讓我迫不急待地一口氣讀完後續的短篇。
〈時間就是金錢〉是非常具有寓意的一篇,讓人知道時間的寶貴之處,時間的價值絕不是取決於能換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你如何利用這些時間。故事中馬立文跟阿力各自因不同的選擇,有了不同的人生樣貌。你覺得要應該用時間換取金錢,還是金錢購買時間呢?我想這個答案每人並不相同,但我認為何時認知到時間的寶貴都不嫌晚,當你終於認為時間很珍貴時,也可以把一天當成好幾天來過,畢竟每人的時間感,取決於自己對於時間的認知。
短篇中我最喜歡這篇〈隱身的 X〉。讀到這篇時,讓我想到大學迎新宿營都會有學長姐假扮成新生,最後要猜測誰不是新生,但推測的過程絕對沒有這篇內容來得精彩。這篇不只要讓學生利用各種方法推理出助教X身分,還要防止他人比自己還早找出助教X,劇情中的各種推理攻防十分精彩,最終答案雖然有點老梗,但還是很佩服作者精密的邏輯推論,以及當中各種伏筆。此外,「冰咖啡」最後道出他的真實身分,突破了眾人的盲點,為劇情做出很好的結尾。真希望現實中有這堂通識課啊~好想實際去旁聽看看。
除了上述三篇外,還有〈作家出道殺人事件〉、〈加拉星第九號事件〉、〈咖啡與香菸〉這三篇也都滿有趣的,非常推薦。
〈作家出道殺人事件〉是非常有趣的題材。故事中,一位中年編輯對青年作家說:「想出道,先殺一個人看看!」當青年作家在得知著名推理作家們都曾經殺過人後,他也鼓氣勇氣準備好要殺人。要殺誰好呢?要如何做出完美犯罪呢?
〈加拉星第九號事件〉則是表面上是一則隱喻社會與政治問題的科幻預言,還包含了本格推理中的「後期昆恩問題」(這解釋起來好複雜,我自己也沒有很懂)。
〈咖啡與香菸〉則是讓人思索有禁止大麻、鴉片的法律條文,卻沒有明確禁止具有成癮及危害健康的香菸,對於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省思。對於這個議題有興趣,我推薦去看《植物靈藥》,書中探討三種植物藥物: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mescaline)與人類社會之間的關聯,究竟植物為何有些會被法律禁止,有些會成為生活必需品呢?
其他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
- 《網內人》閱讀心得:網路時代讓我們無所遁形
- 《13.67》閱讀心得:警察的本分與使命是什麼?
- 《氣球人》閱讀心得:都市傳說的殺手─氣球人
- 《魔蟲人間1&2》閱讀心得:如同《寄生獸》般,關於「怪物」的故事
- 《隱蔽嫌疑人》讀後心得:難以猜出真正的兇手
- 《山羊獰笑的剎那》無雷心得
- 《遺忘.刑警》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