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毅力》閱讀筆記:成就卓越的關鍵是恆毅力

成功的關鍵不是智力和天分,而是恆毅力

自我成長閱讀筆記

智商、運氣、天分,你覺得哪個是人生成功的關鍵?這些或多或少都跟成功有所關聯,但都不是關鍵。《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告訴你,成功的關鍵是「恆毅力」。究竟恆毅力是什麼呢?


內容簡介

恆毅力》(Grit: The Power of Passion and Perseverance)的作者是賓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是2013年麥克阿瑟獎得主,也是非營利組織「品格實驗室」(Character Lab)的創辦人兼負責人,致力於推動品格發展的科學與教育。

作者在心理學領域歷經多年的研究,並訪問眾多領域中恆毅力典範的故事,包括西點軍校的訓練、拼字比賽冠軍、還有其他領域的頂尖人物,發現那些人成就卓越的關鍵不是天分,而是恆毅力(Grit)。

作者對於恆毅力的定義為:對目標長期的熱情與毅力。它是正向心理學中的一項特質,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會以為是恆心加上毅力的合成體,實際上它包含著對目標長期不斷的熱情投入,還有面對困難挑戰有著堅持不放棄的精神

書中有衡量你恆毅力的測驗,我自己測來的分數出是:4.3,高於 80% 的美國成年人。

如果你好奇自己的恆毅力是多少分?

請前往作者的官方網站:「恆毅力測量表」。

以下我會分享:「為什麼恆毅力是成功的關鍵之一?」、「如何培養熱情?」以及「如何鍛鍊毅力?」。

long-term road
Photo by Fabien Wl on Unsplash

1.為什麼恆毅力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在這步調快速、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追求速食文化,尋求成功的捷徑,著迷於一夕致富的秘訣,為的是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功。

我們對於那些卓越的人之所以成功的看法,往往歸因於他們本身擁有過人的天賦,因而消極看待看待自己的天賦不及他人。

難道天賦真的很重要嗎?

社會學家 Daniel F. Chambliss 所做的研究〈卓越見於平凡〉(The Mundanity of Excellence),作者從中獲得了結論:最頂尖的人類成就,其實都是無數元素匯集的結果,而每個元素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很平凡無奇

我們常用天分來解釋他人卓越的成就,實際上在天分的背後,隱藏著我們都忽略的關鍵,那背後的真相就是:卓越是平凡行為的日常累積。

成功的公式:努力,雙倍重要

作者提到成功的公式,包含天分、努力和技能。公式如下:

  • 天分 x 努力 = 技能
  • 技能 x 努力 = 成就

或許你會認為仍有其他因素會影響成就,像是機運也非常重要。但在作者的公式中,必沒有探討外在因子。

在這個公式中成就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天分與努力。天分固然重要,但努力在這公式中雙倍重要,它乘了兩次。

書中舉出知名作家約翰.厄文(John Irving)作為例子,他就像他的著作《蓋普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rp)的主角般,非常會說故事,甚至有了「美國當代文壇最強說書人」的美譽。

在他光鮮亮麗的成就下,我們鮮少人知道,他其實有嚴重的閱讀障礙。讀與寫對他來說非常不容易,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明白「想把任何事情做得非常好,就必須付出加倍的努力」,他發現自己是有能力完成事情的,只是需要一再重複練習,而不是一夜之間就能夠學會的。

他說:「身為作家,我最擅長的是重寫。寫小說時,寫的再慢都沒關係,之後一改再改也不會怎麼樣。」他就是透過日積月累的努力下,才能成為文筆精湛的作家。

從他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努力的練習很重要,這也是書中提到培養恆毅力的其中一項ㄒ心理特質——練習

在你有興趣的事物上,全心全意地投入練習,並且有目標的尋求進步,進而將技能鍛鍊得更為純熟。但不是只有花費時間就能夠有所進步,我們常會有「一萬小時法則」的迷思。

在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斯.艾瑞克森(Anders Ericsson)的《刻意練習》中,就破解我們廣為人知的「一萬小時法則」,那些專家之所以能獲的頂尖技能,光有練習的「量」是不夠的,還有兼具練習的「質」,也就是所謂的「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

「刻意練習」要先設定有明確清楚且具有挑戰性的目標,而且是針對你想要改善的面向,有意識地去練習並克服。在練習時,你必須全心全意的投入,並根據意見回饋,不斷做出修改與調整。

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或許天分與機遇是你不可掌握的部份,但你能掌握的是「努力」來磨練自己。想要獲得人生成就,選擇權利是在「自己」的手上。

你沒有努力付出,就算遇到再好的機會也是無用,俗話說得好:「機會是留給有準備好的人」。

成功公式
達克沃斯提出成功的公式:天分x努力=技能。技能x努力=成就。

2.如何培養熱情?

作者對於熱情的詮釋是:「不只是指你很在乎某件事而已,而是持久關注同樣的終極目標,始終不渝」。

所謂的熱情是對目標有著長期不變的投入。作者就分享「目標階層」的方式,找出你的頂層目標,也就是你長期的熱情來源。根據頂層目標,你還會有許多目標,要根據頂層目標依序分類成中層、低層目標,而低層目標是可以修改、篩除或取代的。使其符合頂層目標。

不過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剛開始他們都還不知道自己的頂層目標是什麼?這時最重要的就是先探尋你對什麼有興趣?你的熱情在哪裡?

很多都會以「追隨你的熱情」作為演講主題,實際上,不是每個人的職業都與興趣相符。很多人實際上都花費了許多時間探索了不同興趣,才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志業。

要如何找到自己能夠全力投入的志業呢?作者建議我們:培養熱情

作者提到:工作的熱情來自於一點點地發現,再加上大量的培育發展,以及一輩子的深度耕耘。

她緊接著告訴讀者:興趣不會經由內省發現,而是透過和外界互動時被激發的

想要找到你的熱情,可以問自己幾個簡單的問題:我喜歡想什麼?腦中常浮現什麼?我在乎什麼?什麼東西對我最重要?我喜歡花時間做什麼事?

我另外提供《黑馬思維》提到「評判遊戲」的方法,這方法就是意識到你在評判別人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 透過有意識地不斷自我覺察對事物的反應,才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熱情,我比較喜歡用《黑馬思維》的說法,找到你的「微動力」。

當你有了個方向,最重要的是去實驗去嘗試!肯定會比你只想卻什麼都不做瞭解更多!

比起過去常聽到你要「追尋熱情」,我更喜歡「培養熱情」,希望你們都能找到屬於你的「微動力」。

3.如何鍛鍊毅力?

當我們找到熱所在,訂好終極目標後,在日常生活中執行底下的目標時,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這時候擁有正面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困難,相信自己的努力會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能不斷朝向終極目標邁進。

我認為鍛鍊毅力的方法就是要培養心態。書中提到不要抱持「固定思維」(fixed mindset),而是抱持著「成長思維」(Growth mindset),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做得到,面對困難時,會使人堅持下去。當你克服困難時,你會獲得成長與成就感。

我現在面對的挑戰就是持續「寫作」這件事,從不斷閱讀各種書籍為起點,透過文字帶領我深入探討自己的想法,把閱讀學到的內容、獲得的啟發,藉由文字記錄起來並分享給大家。

在寫閱讀書評的過程中,往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將書中的內容整理,思考文章架構,並確保整篇文章的邏輯通順。有時還得面對毫無頭緒的空白、不知如何撰寫、寫到一半突然卡住之類的情況。每一篇文章從開始到完成,往往花費5小時以上,中間還要經過不斷的修改。

或許你會問花費自己空閒時間,堅持長時間寫作值得嗎?

我認為每當完成一篇新的文章,就會獲得成就感。藉由寫作,我的思考將會得到梳理,我會更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從中不斷獲得更多的靈感。同時,在撰寫的過程中,我會深入思考書中的資訊,更加了解作者想傳達給讀者的內容。

閱讀與寫作是獲得成長的最好方式,這麼具有價值的自我投資,還不行動嗎?

日本俗語:「跌倒七次,要爬起來八次。」

讀後感

讀完《恆毅力》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若你身為父母想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恆毅力,我非常推薦你去閱讀第三部分關於由外而內的三大環境力,會從教庭教養課外活動組織文化三個面向,告訴你如何去鍛鍊孩子的恆毅力。

恆毅力這個特質是我們需要具備及培養的特質,若你想成就某件事,天賦與機遇不是最為重要的關鍵,而是恆毅力使你在某個領域中有著累積的行動,才能在未來的某一時刻,能夠獲得卓越的成就。

就像我現在想要持續進行「寫作」這件事,儘管我現在文筆還是不好,時常會陷入靈感不足的困境,但隨著我不斷的書寫,文筆會不斷進步,同時增強看待周遭事物的敏銳度。

儘管我目前沒想透過寫作達成什麼成就,或要進行什麼變現。但我認為光是持續寫作這件事,在未來某一天一定會對我有所幫助。

在書的結尾處,作者提到一位麥克阿瑟天才獎得獎作家塔納哈西.科茨(Ta-Nehisi Coates),他說的一句話,我非常有所共鳴:「失敗也許是我所有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寫作就是一種失敗,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

我不是寫作的天才,我以前念書時很討厭寫作文這件事,但現在的我卻在堅持不懈地寫作。有時寫出來的內容會很爛很糟,連自己都不滿意,但那又如何。我們可以像科茨一樣,先睡一覺後,隔天起來再修改。還是不滿意,就持續修改,不斷重複,也許就能改到好。你能夠堅持到這種地步,離成功還不遠嗎?

最後,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審視自己,不要總是想要追求快、想要速成,了解到唯有日積月累的努力才是重點所在。我們太執著於成功,忘了失敗才是奠定成功的基石。當你擁有恆毅力,你將會堅定地朝向你的目標前進,不畏懼任何困難的挑戰與挫折。

Leave a Comment

聯盟行銷聲明:網站部分連結含有聯盟行銷連結,當你透過連結購買產品,我可能會收到少量佣金以維持網站運作,請您放心,這不影響你購買該商品的金額。

@2023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超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