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思維》閱讀筆記(六):成長面向的五個複利觀點

我們想要成長就需要有成長的動力以及適當的壓力,作者就藉由馬蠅效應與內驅力這兩項觀點進行分享。我們也要對自己有正確的自我認知(鏡中我),認清自己的能力,還能透過補足那些不足之處,從與人競爭中脫穎而出(錯位競爭)。此外,我們自身在這身處快速的時代也有時時保持危機意識,若不保持持續學習的態度,我們就會如同青蛙泡在逐漸加熱的水中,最後一刻才發現到危險,最後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以下就針對成長面向的五個複利觀點進行分享:

馬蠅效應

馬就算再懶得奔跑,藉由馬蠅叮咬,也會提起精神,快速奔跑,這就是馬蠅效應。生活中有許多叮咬來源促使我們成長,社會環境的壓力、親人同儕的壓力、組織團隊的壓力等,會促使我們努力去成長。沒有外來的壓力,也就不會有足夠的內在動力,很多人工作過了好幾年,在過去安於穩定的工作,沒有奮鬥的目標,生活無慮,在未來只會面臨淘汰的結局。

我們要化壓力為動力,促使我們成長。很多人面臨有挑戰的專案與任務,都會害怕無法勝任,甚至是拒絕掉,但這反而失去給予你成長的壓力,使你沒辦法成長,只會留在原地踏步。適當的壓力能幫助我們挖掘出潛力,促使我們快速的成長,若你不給予適當的壓力,你的價值會隨著時間逐漸降低。

我之前在學習複利的文章中提到過,我很樂於學習新知,所以從大學、研究所,直到工作我都接觸到不同領域的新事物。在做實驗過程中,我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面臨著實驗上的各種問題,甚至還一度懷疑過我能力不足,但我不斷尋求各種方法,嘗試著解決問題,實驗做不出來的壓力促使我快速學習更種新知識與技能,鍛鍊了我做實驗的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馬蠅效應

內驅力

內驅力是我們心甘情願地去努力與付出,外驅力則是強迫我們去努力。外在的逼迫與要求很容易使我們一旦面臨困難的事物,就避之唯恐不及。雖然前面提到的馬蠅效應,講到適當的壓力能幫助我們快速成長,但那是指面臨有挑戰的事物的壓力。這裡的外驅力則是指外部因素的壓迫,像是主管要求你在今天內完成這項專案。外驅力不是能長期穩定提供我們動力的來源,只有內驅力才是提供我們長期穩定的成長動力,再加上適當的壓力更能使我們的成長加快。

作者提到六個培養內驅力的方法:

  1. 求知慾
    • 鍛鍊求知慾的方法:了解學習的重要性、設定新的目標、制定有效合理的計畫、踏出舒適圈、進入心流狀態。
  2. 被人重視與關注前,先關心自己
    • 我們人人需要關愛,人際相處中有感受到被重視與關注,被人深愛著,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想要被別人關愛的前提是關心自己,照顧好自己;允許自己接收來自外界的關心,注意與尊重別人的感受。
  3.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不要只依賴線上的交流,就忘了線下的交流,我們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社交圈,設計自己的理想人脈關係,積極尋找與自身興趣理念相似的夥伴。
  4. 積極改變現狀
    • 為追求目標而改變,而不是為了失去而改變。
  5. 持續挑戰有成就感的目標
    • 選擇有成就感的目標,專注於挑戰的過程。
    • 可以嘗試短期計畫,會更容易獲得成就感。
  6. 人生的成就貢獻
    • 貢獻自身價值是獲得生活目標和人生意義的源泉。我們能夠拓分享自身經驗與體悟,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幫助他人。
內驅力

錯位競爭

「錯位競爭」就是找到差異化,當相同的產品同質性太高,就毫無競爭性,要找到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性,調整自身產品的商業策略,搶佔尚未被佔領的市場。

找到你想要成為的後,透過錯位競爭快速成長流程,提升自身的視野與思維:

  1. 梳理框架:站在對方的視野與想法去思考,如果我是他會如何做?
  2. 完善流程:典範人物的行動上模仿與深度思考。
  3. 建立體系:站在不同角度下審視你的想法,進行優化與調整。
  4. 找到底層邏輯:進行反思與復盤。
  5. 訓練可遷移性:找到哪些能力需要磨練。
4 錯位競爭

青蛙效應

每個人都有惰性,喜歡安於現狀,除非不得已才去做出改變。這種情況是危險的,當你感到安逸,忽略生活周遭的危險因素,當危險來臨時,你就只能如同以身處於沸水中的青蛙,坐以待斃。

我們時常有著僥倖的心態,想著時間還夠,先追個劇、滑個手機;團隊其他人會為我分擔,我就不用太擔心。作者講道:對工作以及任何事情的敷衍,其實就是對自己的敷衍。我們若是只會喊口號:專注當下、做自己、一步一腳印,這些心靈雞湯只是精神上的輔助,實際上你還沒意識到,你還泡在溫水中等著被煮熟。

我們想要徹底改變想法,就要擁有願景,也就是找到你的目標,專注於你想要達成的目標上。

5 青蛙效應

鏡中我

你會在意別人的評價嗎?你會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嗎?當你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你會想到什麼呢?

多數人對自我的認知,是來自別人對你的看法,是與人不斷交流中形成的。「鏡中我」是認為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別人建立關係和溝通中不斷形成的。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來自別人的回饋加上自我的評估。

回饋有好有壞,我們需要正確地分辦好回饋與壞回饋:

  • 接受訊息:辨別資訊,留下好回饋,丟棄壞回饋。
  • 內容的處理:自我提問會不斷地促使自己反思如何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從而也會拋開現象層去找本質。
  • 內容的沉澱:思考後儲存於記憶中。
  • 內容觀點的輸出:親自實踐。
6 鏡中我
Chris
Chris

Hi! 我是超閱者站長 Chris。
是一位生科人,熱愛閱讀,希望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化輸入為輸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