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利思維》閱讀筆記(七):習慣面向的五個複利觀點

自我成長閱讀筆記

如果我們總是習慣依賴過往的經驗與思考方式,很容易陷入學習複利中提到的定向思維與從眾思維。透過改變我們的習慣,微小的改變能夠造就巨大地成長。

有時我們會遇事不順就會發牢騷以(牢騷效應)及對事物不滿足而湧現出慾望(克制欲望),這時就需要正確地引導牢騷者回到正確的路途,以及慾望得到紓解釋放,而不是壓抑與強迫,作者提出改善這些習慣的解決方法。

以下就針對習慣面向的五個複利觀點進行分享:

結果導向

我們很常思考「能不能」完成計畫,反而不去思考「怎樣才能」完成計畫。當你思考「能不能」完成時,多半答案是不能完成,因而在尚未行動前就失去行動的機會。「怎樣才能」的思維促使我們去思考如何去達成目標,我們忽略了「不能」的想法,然後找出中間需要什麼過程、會遇到什麼問題。不同的思維方向,決定你的工作態度。

兩種的不同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對於做事的看法,決定了我們在做事過程中,是主動積極者,還是消極被動者的差異。「能不能」的思維以過程為導向,容易弱化對於最終目標的執著,而陷於小目標的泥濘中。「怎樣才能」的思維是以結果為導向,隨時知道自己走到哪裡,在逐漸完成計劃時,可以體會自己的進步,並為之歡喜。

話雖如此,哪種思維模式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重點是在事情中對於哪個思維較為優先。注重過程的「能不能」思維有時會更注重細節,而「怎樣才能」的思維更注重成果。

1 結果導向思維

門面效應

每人都會會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往往拒絕了較高的要求後,對於降低後的要求(不好意思拒絕)就很有可能會接受,這就是門面效應。這其實是一種過度補償的作用,為了維護自身的形象和價值,避免得罪人或顯示出自身的薄弱與弱勢。一旦陷入其中,會產生巨大壓力。

避免陷入過度補償的方法:

  1. 克服認知障礙:
    • 若做錯事,就補償一兩次就好,不要過度補償,會變得毫無意義與價值。
  2. 找到自身的吸引力
    • 看清楚自身優勢,不要覺得自身毫無優點。唯有如此,才能與別人找到共鳴點。
  3. 約束自身行為
    • 對自身行為進行約束,讓自己投入其他事情中,根據對方的回饋,適時調整

門面效運用得好夠提升工作效率,實現組織或個人目標,也可能引發意想之外的情緒,尤其是當要求與現實落差太搭的時候。不是一次給予龐大且困難的任務,使人不好拒絕,而是透過小任務,使團隊成員能逐一完成,如此一來就能輕鬆點達成目標。

2 門面效應

路徑依賴

我們做決策時,很容易受到過去習慣的影響,即使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也很難做出應變。大腦會使我們自動選曾經嘗試過的事物或走過的路,且不管這條路是好是壞,我們都會堅決地走下去。之所以不走陌生的道路,我們大腦偏好安全的道路,不想走存在一定風險的路。積極的路徑依賴可以讓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消極的路徑依賴會讓我們陷入負面迴圈中。

如何避免消極的路徑依賴:

  1. 嘗試突破訊息繭房(Informaiton Coccons),多嘗試接觸不同的觀點。
  2. 捨棄沉沒成本,不要緊抓不放,不然會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善用路徑依賴助自我成長

  1. 不斷強化自己專注的東西
  2. 培養良好的路徑習慣
3.路徑依賴

克制欲望

每人都擁有欲望:金錢欲、色慾、物慾、食慾等,這些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本能。慾望是驅使我們行動的驅動力,沒有了慾望,你還會去行動嗎?

作者提到我們不該克制慾望而是疏解慾望,這樣才不需要很強的意志力去壓抑與強迫自己克制慾望。

4 克制慾望

牢騷效應

牢騷發生大多是因為我們對於某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並且對結果和事物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大部分的牢騷抱怨者不是期待得到「回應的內容」,而是「回應問題」本身。我們要試著牢騷者走向正向積極的道路,需要自我調節與別人引導,作者寫道:傾聽發牢騷的人,要用「我理解你」的態度來回應發牢騷者,不能用「沒關係」草草結束對話,我們要學會將牢騷者引導至正向的路途上去。

作者回應牢騷者的做法是進行提問式的引導:

  • 你的感受和行為是什麼?
    • 助於牢騷者的心情宣洩。
  • 站在別人的角度,你會如何想?
    • 幫助他進行反思。
  • 如何調整自己,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 引導他該如何調整,下一步如何做,若遇到問題該如何尋求幫助。
5 牢騷效應

Leave a Comment

聯盟行銷聲明:網站部分連結含有聯盟行銷連結,當你透過連結購買產品,我可能會收到少量佣金以維持網站運作,請您放心,這不影響你購買該商品的金額。

@2023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超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