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想過如果可以變成家中寵物狗或貓該有多好?
存在主義哲學家尼采,畢生致力於「在苦難中尋找意義」。但他又羨慕動物的無憂無慮,認為牠們缺乏智慧,不知自己在做什麼,為何這麼做,也無法體驗到快樂與痛苦。尼采的思想太深奧,卻也讓他深陷精神疾病所苦,最終在痛苦中逝世。在他死後,他的哲學思想被扭曲成反猶太主義,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與納粹大屠殺的發生。
因此,《如果尼采是獨角鯨》提出一個非常有趣且令人省思的問題:「假如我們可以像動物一樣思考,一切是否變得更美好?」
若是尼采不是一位哲學家,而是一隻獨角鯨,沒有這些哲學思想,納粹大屠殺是否不會發生?他不用深入思考存在本質,是否不會再飽受精神病所苦?
目錄
內容簡介
《如果尼采是獨角鯨》(If Nietzsche Were a Narwhal)的作者賈斯汀.葛雷格(Justin Gregg)是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心理學博士,是研究動物行為學的專家。同時他也是一位科普作家,常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等媒體上發表與動物行為認知相關的文章。
這本書想要探討「智慧究竟對人類是好是壞?」。大多數人認為人類擁有「智慧」而比其他生物更為優越,人類的智慧讓我們能發明無數事物,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然而,作者告訴我們許多動物行為認知的故事,翻轉我們的認知。我們有時太過聰明不一定是好事,反而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入岐途,甚至對身心靈造成負擔。作者提醒著我們要以謙卑的態度去看待這些動物故事,這樣一來世界或許會更加美好。
但我接來的分享並非是關於人類「智慧」的探討,這太過燒惱了。
以下,我會分享書中三則有趣的動物行為案例。
1. 喵咪幫你隨機選股,可能比你還要有眼光
英國《觀察家報》在 2012 年舉辦一場比賽,參賽者是一群小學生、三名專業投資經理人和一隻名叫奧蘭多的貓咪。每組各有 5000 英鎊,用於投資富士全股票指數的股票,並可以每三個月換一次股票,一年後帳戶餘額最多的獲勝。
那隻奧蘭多的選股方式很有趣,是把一隻玩具鼠放入網格中,上面數字對應可以購買的股票。
投資一年後,你覺得誰會獲勝?
奧蘭多以5542英鎊勝出;專業投資人是 5176 英鎊,小賺一點;小學生則是虧錢,剩下 4840 英鎊。
本質上奧蘭多選股技巧是隨機的。
如果你有在買股票就知道,想要買在低點,並賣在高點,運氣絕對佔了大多數。
經濟學者墨基爾在《漫步華爾街》一書中寫道:「人們很難接受隨機性這個概念。」
他認為我們無從得知一支股票何時漲或跌,但我們總是會想去理解「為什麼」股價會漲或跌,因而學習股票基本面分析、技術分析,預測股市漲跌,然而這並沒有讓投資人獲得任何優勢。
我們大腦很會問「為什麼」,問問題是我們跟其他動物看待世界的方式有所不同的地方。
我們會記住大量的死知識,大部分對我們生活不會有幫助,這些死知識卻能幫助我們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各種問題。就算你從未經歷過,也能夠理解那些抽象的事物(例如理解科幻小說的故事內容)。
另外,我們也擁有對因果關係的理解,能夠理解一個事件是另一個事件的成因,讓我們了解一件事情是如何運作的。
人類能夠想像抽象的事物與理解因果關係。但動物不一樣,牠們需要透過聯想而學習。
澳洲的有袋動物草原袋鼠原本對於貓或狐狸毫無恐懼,但自從人類引進外來的家貓和狐狸,使得這動物瀕臨絕種。
你可能想大多數動物面對獵食者都知道要逃命,草原袋鼠應該懂得逃命吧!
但你錯了,沒見過貓和狐狸獵食者的草原袋鼠只會傻使站在原地,成為獵食者最好的獵物。唯有接觸過獵食者的草原袋鼠才知道貓和狐狸的危險性。
因此,該地保育人士還得讓草原袋鼠學習,讓牠們知道貓和狐狸很危險,看到要逃跑,才能將牠們放回野外。但這非常困難,因為草原袋鼠需要親身經歷過危險,才能獲得正確的聯想。
動物不像人類能夠有想像力能從未經歷的事情獲得解答,或是透過因果關係來理解事情的運作。
多虧我們會問「為什麼」的思維方式,使得我們人類具有明顯優勢。
然而,就算我們懂得透過因果關係來了解各種事物的運作,我們仍是會做出錯誤的結論。
作者認為,要成為成功的物種,根本不需要擁有對因果關係有所理解,甚至這會阻礙到物種的成功。
你無論多麼深思熟慮地研究股市漲跌的因果關係,作出各種買賣決定,你仍舊贏不過一隻貓。
以後投資時,與其花費心力研究股市,乾脆叫你家裡的貓來幫你決定要買哪一支股票就好了。
2. 哀悼烏賊擁有出奇複雜的社交生活
許多動物會採用策略性欺騙,其中作者提到的例子是哀悼烏賊(mourning cuttlefish)。
哀悼烏賊生活在澳洲東海岸附近,牠們身上充滿色素細胞(chromatophore),其功能有點像電子閱讀器中的電子墨水,能展示出繁複的圖案與形狀,用來溝通與偽裝。
雄烏賊會呈現出獨特的條紋圖案,而雌烏賊則會呈現斑點狀圖案。
雄烏賊在追求異性時,通常不允許其他同性烏賊在附近。
這時較小體型的雄烏賊會採取令人嘖嘖稱奇的策略性詐術來獲得與雌性交配的機會,而且竟然能夠成功。
當具有優勢的雄烏賊正在向雌烏賊求愛時,體型較小的烏賊會橫插一腳,插入到牠們之間,接著牠身上面對雄性那側會變成類似雌性的斑點圖案;面對雌性那側則保持原本的條紋圖案。
雄烏賊會以為牠面前有兩隻雌性,較小的烏賊則可以繼續求愛。
看到這我想問,這小烏賊是男女通吃嗎?左擁雄烏賊,右擁雌烏賊哈哈哈。
遇到這種欺騙方式,你可能會想說,若附近有很多雄性在的話,從不同角度來看,這詐術不就被揭穿了嗎?
較小的烏賊很聰明且狡猾,牠們竟然會監測周圍環境,在有較多雄性時,就不採取策略性欺騙了。
雖然動物間溝通的欺騙策略令人訝異,但仍比不過人類,人類可以說是集所有動物的「有意的溝通」、「蓄意性欺騙」、「策略性欺騙」為一身。
人類比動物擁有更強撒謊能力的差別是「語言」。人類語言能夠傳達「任何主題」的訊息,而動物溝通只能傳達「少數主題」有關的訊息。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龐氏騙局,會對高報酬率抱持還疑的態度,但為何仍有人受騙上當呢?
美國傳播學教授蒂莫西·R·萊文(Timothy R. Levine)提出預設為真理論(Truth-Default Theory),這理論主將我們接收的內容,通常會不假批判地接受為真實,多數時候能帶來有效溝通並促進社會協調。
我們人類擁有輕信與說謊的能力,就如同其他動物也擁有欺騙的行為,但人類欺騙的能力遠大於動物。這到底對我們是好事是壞事呢?
在這個資訊流通的世界,我們越來越常接觸到假訊息,想要識破這些假訊息,我們就得慎重地查證,不要輕易相信一切的所見所聞。我們要像《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提到採取「科學家」模式,對於一切保持重新思考的態度,保持謙遜與好奇心,克服自己輕易相信所見所聞的預設習慣。
或許人類無法讓世界變成沒有謊言的世界,但個人能做到的就是抱持真誠。說謊需要耗費龐大的認知能力,說一個謊就要更多的謊來圓謊,若你一直過著說謊的生活,這實在太累了,終有一天這個謊是圓不起來的。
與其耗費心力在說謊上,不如保持真誠,對你或對世界或許會更加美好。
3. 動物界的同性戀行為非常普遍
作者在書中提到同性戀不是人類獨有,而是大多是動物的常態!
這件事對於動物行為科學家來說是老生常談,但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根本不曉得。
或許你跟我一樣也很吃驚吧!同性戀在人類與其他動物上都如此普遍。
有些人可能主張同性戀無法繁殖是不自然的,但從動物同性戀的研究指出,一些特定物種的同性戀行為並不會對物種的繁殖率造成影響。
作者以黑背信天翁為例,這種鳥類會建立長達一生的配偶關係,這關係也會發生在同性伴侶之間。根據在歐胡島的黑背信天翁調查顯示,有三分之一的終生伴侶屬於雌性同性配偶,然而其中的一方或雙方仍會在某時期與雄性交配,並由雌性配偶共同養育。
就算同性戀在許多動物中發生,但沒有威脅到該物種的生存,也未出現懲罰這種同性戀個體的行為。雖然人類也有同性戀行為,但出現反同性戀的情況是人類獨有的。
作者給出的結論是:人類透過複雜的道德思考能力,把對其他物種不構成規範問題的東西,變成一種可以邊緣化、汙名化、處死,甚至是種族滅絕等行為辯護的議題。
到底為何我們人類會藉由道德思考能力得出反同性戀這種殘酷的結論呢?
可能只有等到我們了解到,人類的道德思考能力是如何得出這樣殘酷的結果後,或許我們才能知道答案。
讀後感
回到開頭的問題:你有沒想過如果可以變成家中寵物狗或貓該有多好?
我常想說,那些寵物整天在家裡無所事事,有主人包吃包住過得如此爽,整天無憂無慮,我們卻辛苦去工作,煩惱各種事情,當寵物多好啊!
不知你是否曾冒出跟我一樣的想法?
《如果尼采是獨角鯨》一開始看書名會以為是偏哲學書,感覺讀起來會有點艱澀,但讀下去之後,發現這本書其實是從動物行為來探討哲學的書籍。書中有各種有關於動物行為的科普知識,讓我越讀越喜歡。
雖然這本書內容我超級喜歡且非常豐富,但不適合長時間閱讀,因為書中有值得思考的哲學問題,要花時間消化,建議每天讀一些內容比較不會消化不良。
這本書就如同《逆思維》作者亞當.格蘭特寫道:「你一旦打開本書,將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對智慧的基本看法。」
智慧對於人類到底是好是壞呢?
我們難道最終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導致自我滅絕嗎?
人類的智慧為我們帶來了進步,卻也形成了一些負擔,我認為有時要向《我可能錯了》作者比約恩一樣,放下我們的腦袋帶來的各種念頭,我們能夠以更謙遜、更充滿好奇心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活得更幸福美好。
如果你不喜歡哲學,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科普書來閱讀,學習一些關於動物的冷知識。
這本書不用從頭讀到尾,可以挑選你有興趣的章節來優先閱讀。
推薦給對哲學、動物、科普有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