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少年勇敢地在眾人面前發聲,使得美國童軍改變了關於性傾向的歧視性政策;瑞秋.史可拉(Rachel Sklar)從 #ChangetheRation 到創立 TheLi.st,讓職場上的女性不該被忽視;辛蒂.嘉洛普(Cindy Gallop)創立 MLNP(Make Love Not Porn),幫助眾人瞭解現實世界裡的性愛,矯正 A 片中扭曲的性愛觀,以把性愛正常化;李奧.布雷霍茲(Leo Bretholz)引起眾人關注起過去戰爭時,法國國家鐵路公司的死亡列車將乘客送往德國集中營的殘酷作為,最終讓公司負起責任。他們如何做到的?這些獨特、瘋狂、突破性的想法,是怎麼被挖掘出來的?他們如何發揮影響力?
目錄
這本書在說什麼?
《從 1 到 1+》(The Power of Onlyness: Make Your Wild Ideas Mighty Enough to Dent the World)的作者知名企業管理思想家妮洛芙.莫晨特(Nilofer Merchant)。書中她訪問了三百多位的故事,探討這些案例是如何發揮影響力。她發現每位發揮影響力的人,不是因身分、地位、年齡、性別,而是透過釋放自己的「獨一無二」(onlyness),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共同理念下,眾人響應行動來改變世界。
作者認為:
「地球上的75億人,人人皆有價值可以貢獻。你在世上佔有的位置,是只有你能站立的一席之地,運作著你的過往與經歷、願景和希望。你從那個獨佔的位置,提出獨特的觀點、新穎的見解,甚至突破性的點子。」
──《從 1 到 1+》妮洛芙.莫晨特(Nilofer Merchant)
換句話說,每個人擁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與經歷都,使得我們有著不同的想法、目標與願望。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可以取代自己。
從眾與獨眾
看到「獨一無二」這個概念,我想到:有著獨一無二的想法、概念的人,往往很難表現出來,因為我們會有來自群眾的壓力,使得我們從眾,而非獨眾。我們害怕著被眾人批判,甚至被驅離出群體中。我們想要獲得歸屬感,不想感到孤獨,使得我們會抑制住這些讓你與眾不同的想法與行動。這使得我們這些獨特、新奇的創意會被扼殺。
「那就好像有一條金屬線──或許它會感光而吸引你的注意──只有你能看見,拉動那條線時,你發現自己連結到了一張更大的社會織網裡。你終於找到與世界緊密相連的方法──不是靠融入世界,而是靠堅持自己的想法。」
──《從 1 到 1+》妮洛芙.莫晨特(Nilofer Merchant)
那三名少年爭取了美國童軍的平權,在他們找到自同道合的夥伴時,都感覺到孤獨,無法融入群體、做真正的自己的壓力。但獨一無二不會造就孤獨,而是創造出新的可能,雖然在你找到同伴之前,可能會被貼上各種負面的標籤,但直到你找到抱持著共同理念與目標之人,你會發現你並不孤獨。現在網路發達,我們的各種「獨一無二」的想法更容易找到認同該想法的人。
然而,我們要如何透過自己的「獨一無二」來發揮影響力呢?又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獨一無二」?
任何人都擁有影響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獨一無二」
想要發揮影響力,就要先找一個明確的目標,來發揮自己的「獨一無二」。書中提供三個技巧來幫助你發現目標
1.注意
我們要先自我覺察,關注有什麼事情對你很重要,對你有吸引力。哪些問題一直圍繞在你心頭,需要去解決?什麼事情對你來說很想去做,但別人不認為?
2. 豁出去行動
聚焦於自己能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跟別人比較,誰能更有貢獻。我們要從自己的過往、經歷與願景中找到自己的答案。世界上並沒有「正確」的答案,決定了你要做什麼或什麼不要做。
3. 小處著手
我們常在意其他人的想法而不敢去做,我們應不在意別人想法。若真的在意別人的想法,就像創立 MLBP 的辛蒂講到:「找一天做個實驗: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在乎別人怎麼想,說出真實的想法,做你認為需要做的事情。試試看,就像是穿衣服那樣,嘗試一天或一週。感到害怕時,及時縮手就好了。」我們可以先做些小小的嘗試,不需要一開始就想要獲得強大的影響力,若覺得可行,再慢慢擴大行動範圍。
尋求志同道合的同伴
為何我們需要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呢?我們提出一個新的想法或觀點想要改變現況,這些想法或觀點可能還不完善,別人都能夠找出漏洞來攻擊你。大家會想要判斷你做了什麼,畢竟行動更勝於言語,看你究竟是為了理念而投入,還是為了一己之私。
書中講述到:
如果一個想法、理念或目標對你很重要,它也必須要能超越你,因為你是藉由讓其他人加入及共同持有那個想法,來培育那個想法,並進一步使想法有可能轉變為現實。
──《從 1 到 1+》妮洛芙.莫晨特(Nilofer Merchant)
想法一開始並不完善,別人的作法可能更好,我們要以行動來表達你對於這些想法的投入,不斷使想法成長茁壯,進一步使想法開花結果。此外,盟友之間的信任很重要,信任是人際關係之間的重要連結,信任無法強迫,需要長期培養,但信用崩毀卻很簡單。
以下是書中提到的,透過五種社群方式來尋找盟友:
- 實務(practice)
- 靠成員共同參與活動所組成。
- EX:創業者,電影製作者。
- 鄰近(proximity)
- 位於或屬於某個同樣地點而形成的團體。
- EX:同鄉會、校友會
- 熱情(passion)
- 以熱情為基礎,由共同的興趣所驅動。
- EX:跑車愛好者、登山社
- 天意(providence)
- 由看似隨意連結在一起的人所組成。
- EX:某次聚會認識的同好,後來共同創立社群。
- 目的(purpose)
- 以議題為基礎,對世界抱持著共同的願景。
- EX:野鳥協會、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
讓眾人熱切地響應想法,並去執行
書中透過他人的故事,在關於如何動員群眾響應下,得出三個準則:
- 目標的成果要明確且具體。
如同公司有具體的目標與理念,需思考想要得到的成果,像是《顛覆致勝》中亞馬遜以顧客至上,提供顧客優質的服務;《樂高 LEGO》專注於積木的開發與製造,持續開發新暢銷產品。企業若沒有明確的知道目標所達到的成果,將如同樂高當時,多角化經營,最後差點失去了自身品牌的優勢。 - 闡述議題重要性的倡導者。
倡導者的角色很重要,需要負責傳播資訊。倡導者應以真實性與自身具體經歷為基礎,來傳達「獨一無二」的想法,比起以自身魅力或影響力來得重要。如同你在銷售產品,你要聚焦於為何推出這項產品,而不是自誇產品多好。 - 透過激勵或請願使大家響應是有效的。
激勵和請願不是促成群眾行動的第一步,我們應先釐清自身的理念與決定好要做什麼行動,建立起成員之間的強連結,尤其是成員之間的誠信與信賴的建立很重要,最後才透過請願和激勵,號召群眾的響應。
釋放自己的獨一無二,人人都能發揮影響力
這本《從 1 到 1+》書名取得很好,不是照著原文翻譯而來,也不是《從 1 到 2》或是《從 1 到 100》這種讓人感覺到有限性的書名,1+給人有種能不斷成長、激勵、加分的感覺,不是單單1+1=2,而是能不斷疊加的無限可能。現今網路社群的發達,我們想要透過社群這個強力媒介來傳播,變得比過去還要容易。雖然科技進步,使得我們有了強大的傳播媒介,但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目標、理念、願景與價值觀,才是創造出影響力的根本。
就如同我現在在撰寫部落格的閱讀筆記,不只是希望能將閱讀的內容從輸入變為輸出,使自己不斷成長為更卓越的閱讀者,還希望透過分享,能讓跟多人挖覺到好書,不只限於新的暢銷書,還要尋找那些躲藏在角落,以及逐漸被人遺忘的書籍。雖然我現在的影響力非常小,可能根本沒什麼來看這篇文章,但透過不斷的耕耘,厚積薄發,會有成果被人看見的一天。
這本書很適合想法被壓抑的人,害怕沒有歸屬感的人。這本書不只是教你如何發揮影響力,更是探討你是誰?你對於自己的定義?你的「獨一無二」是什麼?不要害怕你的想法跟別人與眾不同,試著釋放你的「獨一無二」,會找到有著相同理念與目標的盟友,你也能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