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麵之魂》是寫給喜歡拉麵,想要深入一點了解拉麵的讀者。如果你想找美味拉麵的資訊,很抱歉這本書幫不上你的忙。這本不是評論拉麵的書,而是告訴你品嘗拉麵的基礎和提示、線索的書,讓你無論到哪家店都輕鬆享受拉麵的入門書。
目錄
關於本書
《拉麵之魂》(日文書名:教養としてのラーメン ジャンル、お店の系譜、進化、ビジネス――50の麺論)作者是青木健,他是位專為拉麵店提供設計服務、畫插畫、漫畫的人,曾協助設計多家知名拉麵店的商標。他偶爾也會接受委託給予店家口味調整、店面營造等建議。
可能大多數喜愛拉麵的人都不知道該作者吧,但他有參與過的拉麵創業事跡你絕不陌生,那就是他曾協助「凪(Nagi)」開設海外分店。
本書的「50麵論」從作法、吃法、菜單、店家 、商業模式、考察、知識、客人等八個面向深入探討,讓愛好拉麵者,不受時代與潮流影響,無論去到哪家店都能擁有這些不會改變的智慧,讓你能享受所有店家,從多種角度品嘗作為一種教養的拉麵。
除此之外,書中還附有20種基本拉麵分類、日本拉麵進化樹圖、系列店的基礎知識、拉麵狂的拉麵用語集、拉麵界人物辭典等,讓我們了解日本拉麵的各種知識。
關於教養的「50麵論」中,我就分享以下三點:
拉麵是體育系社團、咖哩是文藝系社團
拉麵和咖哩被稱作是日本國民美食。作者觀察到這兩種美食之間的差異,給予「拉麵是體育系社團、咖哩是文藝系社團」的評論。
作者為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論呢?
拉麵店如同把優勝當成目標的體育系社團,會為了打造一碗拉麵而傾盡全部心血。作者觀察到拉麵店老闆通常充滿野心,想要打造理想拉麵,並開多家分店、拿日本第一等。而喜歡拉麵的人,喜歡炫耀「吃得多、吃得快、吃過多少店、排了多久」的人不少。
咖哩店則如同重視個人時間與個性的文藝性社團,重點在發表原創作品而非競爭。作者觀察開設咖哩店的人,大多是站在「能養活家人就好」的立場,很多名店只開設一代就會消失了。而喜好咖哩的人大多都是「自家製作」的支持者。
這是滿有趣的現象,同樣是國民美食卻有如此差異。而這現象也可以反映在台灣這幾年如雨後春筍般,不斷開設且競爭非常激烈的拉麵店。尤其是台北,還有近幾年不斷冒出新拉麵店的台中。
若長年被稱為「始終不變的味道」,真的是這樣嗎?
在拉麵界有個很有名的「春木屋理論」,源自於荻窪名店「春木屋」的初代店主今村五男,並由拉麵評論家先驅武內申命名。
開了數年的拉麵店後,客人逐漸變少,而感到煩惱的今村,有天為了轉換心情,吃了最喜愛的蕎麥店後,發覺明明是同樣的味道,吃起來卻沒那麼美味了。他發覺「一直不變的味道」是錯的,客人總會吃膩。於是想出了「基底的味道絕對不變,但要在客人不會發現之下逐漸調整味道」,因而贏得了「一直都沒變的美味」的評價。
當你去常吃的拉麵店,發現該碗拉麵的味道一直以來都是「不曾改變的美味」,這不代表店家不曾作出改變,而是他們作為匠人,精益求精,在背後不斷追求進化、持續上進的證據。
拉麵就是「不斷創新的麵料理」
拉麵要怎麼定義,這是一直以來不斷爭議的問題。光是本書一開始就列出20種基本拉麵,其中有一種是創作拉麵,這種拉麵用全新方法,且原創新高,因而創造出專屬於該店家的拉麵、麵料理,繼而誕生出新的流派。
如果你打開這本書的日本拉麵進化樹形圖,你會被這千變萬化的拉麵給嚇到,原來在日本有這麼多新奇的拉麵,而且現在仍不斷延伸出新拉麵。這種沒有固定型態,經常產生全新要素的料理,作者給拉麵下了這麼個定義:「不斷創新的麵料理」!
讀後感:找出專屬於你的喜愛拉麵之道
我比較喜歡日文書名《拉麵作為一種教養》,日文書名反而更能反映出作者對於拉麵的信念。
拉麵的競爭越來越劇烈,從高檔到低檔的拉麵都有,每種拉麵都有各自的風味。甚至改變吃法會有不同風味,作者就提到麵從「碗的哪裡拔起」會有不同的味道。這想法讓我大為震撼,我從沒想過這個問題,下次吃拉麵時我也要來實驗看看,體驗同一碗拉麵有不同的風味也是一種樂趣。
比起你吃過多少家好吃的店,更重要的是掌握每碗拉麵的特色與本質,用自己的話來表現出來。輕鬆享受吃拉麵的樂趣,不要把吃拉麵當成體育系社團,而是像是文藝系社團,重視怎麼吃拉麵。如同作者說的:「與其找出究極的那一碗,不如把自己調整到『能享受所有店家』的境界,那就無敵了。」
從這本書中,讓我了解到拉麵的歷史文化,雖然我不是拉麵達人,就只是個喜好拉麵的人,經常走訪各家拉麵店,剛好我也想好好了解拉麵相關的知識,這本正好符合我的需求。書中有著作者獨特的見解,讓我收或滿滿,從中學習到以不同的角度來對待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