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帶有「偏見」?
我們可能認為自己是毫無偏見,能平等地看待一切人事物,但看完這本《隱性偏見》後,你會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偏見」正悄悄地影響著你,只是你並沒有察覺到。《隱性偏見》中告訴我們這些即便有意做到公平或重視公平的人仍有可能帶有偏見,這種價值與現實之間的矛盾被稱作「無意識的偏見」或「隱性偏見」。這本書將提供線索,讓我們知道該如何努力來終結偏見。
請試著回答下面這個流傳於網路上很久的問題:
有對父子出了車禍,父親當場身亡,兒子被送往醫院急救,當醫生要開刀時,說:「我不能幫這孩子動手術,他是我兒子。」怎麼會這樣呢?
你一開始的念頭是什麼?
你是不是跟我當初看到這個問題一樣感到困惑,為何會有兩個爸爸?
答案會在後面公布。
目錄
這本書再說什麼
《隱性偏見》作者潔西卡.諾黛兒(Jessica Nordell)是一位美國知名記者,長期關注於科學及文化領域。她在2017年發表過〈這樣的我們能終結偏見嗎?〉,探討偏見形成的原因,並分享當時正在進行的「終結偏見實驗」。這本《隱性偏見》則是當時那篇文章進一步衍生而出的書。
作者蒐集了帶有偏見與歧視的人與各個場所,參考了一千多份研究報告,並進行幾百次訪談。這本書的案例主要偏向於「性別偏見」和「種族偏見」,作者提到對於其他偏見的研究較少,而且性別偏見和種族偏見的研究大多集中於對白人女性的經驗和黑人男性的經驗,使我們無法對偏見具有全面性的理解,仍有其侷限性。
此外,要注意的是這本書中提到許多打破偏見的方法仍無法多次複製,但能視為改變偏見的可能性與希望,並非絕對可靠。
即便如此,這本書將會幫助我們擺脫帶有「偏見」的思維框架,是現今時代需要的改變之書。
偏見是一種習慣
這本書提到很重要的概念是偏見是一種習慣,並非與生俱來,是經由後天學習而成。既然是習慣,就可以被破除。
那為何人類會形成偏見呢?
作者提到一個學校的偏見形成實驗,當老師進行根據性別或衣服顏色區分時,這些分類的資訊就會不斷輸入到我們的大腦中,這些學生就比較會帶有偏見。該研究發現大腦對分類、本質化的處理有關係。
大腦將事物進行分類功能基本上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配備。
書中提到當我們剛來到這個世界上,仍是一張白紙,不帶有任何偏見。隨著我們接觸到資訊,開始對事物進行分類,把同類別的事物歸成一類。大腦具有分類這功能對於我們的生存很重要,當遇到危險時,你要辨識出那可能是敵人或親人,從而決定要不要逃跑。當在採集食物時,你要辨識這是可有毒還是無毒,決定要不要食用。
從神經科學觀點來看大腦,書中提到當大腦正確預測出一種不確定的結果在我們大腦中引發的感覺就像愉悅,預期的現實與實際的現實相符而大腦就會得到獎勵,一旦預測是間歇性正確,就會使我們不斷進行預測而難以停止,因為它們為大腦提供了間歇性獎勵(intermittent reward)。
剛好最近正在讀《慾望分子多巴胺》書中有一段提到多巴胺跟我們大腦建立預測的模型有關係,它幫助我們做出好的選擇。但過於依賴模型,就會慣用固定的思考方式,或許偏見的形成跟多巴胺也有所關聯,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偏見形成與多巴胺之間相關研究?或許這兩者之間確實有所關聯,但大腦神經系統運作是非常複雜,多巴胺可能只是扮演其中一部份的角色。
總而言之,我們所處於的社會、環境、文化與觀看的媒體,這些觀點都會像淤泥一樣不斷沉澱在我們的大腦之中,使得我們很難清除。
後面提到的方法,為破除偏見帶來的可能。
當然這些方法並不是萬靈丹,卻能夠減少偏見的產生。
我們該如何減少偏見?
作者從兩個層面來探討改變偏見的方法:個人與組織文化。
這兩方面是最常改變偏見的作法:一種改變個體的思想、心靈和習慣。另一種是改變程序、結構和組織文化。這兩者是交織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個體創造出規則、程序、結構與組織文化,而這些又反過來塑造出個體的思想與行動。
在個人層面上,我們可以從注意自己帶有偏見的反應,透過「正念」練習,幫助我們發現這些帶有偏見的反應。書中警察執法方式的改變,就是透過正念來察覺自身的偏見與反應,做出更客觀、更合理的行為與判斷。
我覺得正念是很好的方式,畢竟我也發現自身存在著難以察覺的偏見,只不過平時沒有注意到而已。
在組織層面上,作者提到「選擇架構」(Choice architecture):我們做出選擇的情境對於我們的選擇方式具有深刻的影響,一個流程的設計會塑造我們的行為。書中舉出在醫療上,可以藉由核對清單來消除性別與種族診斷上的偏見;而面試也可以透過改變程序,來減少性別與種族能力上的偏見。當然這種方式也有缺點,若無法持續,就無法持續消除偏見。
此外,「媒體」也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從媒體去著手改變會比較簡單,有助於減少我們的偏見。
讀後感:
一開始提到的問題,很多人會覺得疑惑,怎麼會有兩個爸爸,但你有沒有想過那位醫生是他的媽媽。答案很簡單,但你有想到嗎?
我們受到文化和媒體的灌輸,不自覺間吸收這些資訊,使得我們帶有著無意識的偏見來看待事情,而沒有自覺。我們不斷將人分類、貼上標籤,把別人同質化,就愈容易產生偏見。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的作者在其中一章講到:「自然界明明沒有分界,人類卻刻意製造出界線加以區別。所謂的分界,只是人類為求方便而製造的產物。」
接著他又提到:「人類不是要做出『區別』,而是想製造『差別』。」
自然界中就是有著許多的「不同」,而這些「不同」,才構成多樣化的大自然。然而,我們卻以自己的標準,做出「區別」,進而做出「差別待遇」。
在讀小說《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中〈鱷魚之夢〉有句話令我印象深刻「詛咒不是「個人」的,而是系統性的東西。」為什麼作者在小說中提出這樣的觀點呢?
書中提到:「台灣傳統裡有很多禁忌是針對女性、孕婦的,要是觸犯禁忌就會被厭惡,但這是女性的問題嗎?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下,同樣的行為,女性不一定會被指責,所以禁忌是屬於社會的,而不是性別。可以說,台灣傳統社會本就有針對女性的詛咒。」
這些無意識的偏見如同詛咒般,多數不是源自於個人,而是來自於你所屬的社會與文化。
《隱性偏見》這本書讓我們得以察覺到自己有那麼多難以注意到的偏見,當你仔細檢視自己的想法時,你必須面對自己心中存在的偏見。當你懷著改變的懷著改變的意願、開放的心態以及改變的決心,隨著我們的知識增加而減少偏見。這個過程是無法速成,也絕不簡單。即便減少了個人的偏見,社會上存在的差異與不平等不會輕易消除,畢竟差異與不平等都是歷史下的產物。
社會文化與制度都是由人建立,唯有每個人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彼此,才能逐漸建立起轉變後的新社會文化。
建議每個人都要讀一讀《隱性偏見》,並檢視一下自身的思考模式,或許你會發現自己有著「隱性偏見」,只是你不曾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