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到書名《逆思維》,以為是探討逆向思考的書籍,但並非如此,書名的原文是 《Think Agian》,比較切合書的主題的翻譯應該是:重新思考。「重新思考」看似簡單,實則比你想像中的還要難。我們大腦有認知惰性,偏好輕鬆簡單的觀點,而非掌握複雜且新穎的觀點。我們不願懷疑或質疑自我,因為質疑會讓這個世界更加難以預期,威脅到我們的自我認同。
《逆思維》的作者是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不到三十歲就成為世界知名的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的終身聘教授,專門研究組織心理學。作者在這本書探討重新思考的價值以及如何發生,讓我們突破盲點,打破既有認知,使拋開無用的知識和看法,以彈性的思維來維持你的自我意識。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個部分講述如何開啟「自己」重新思考的思維,透過像科學家的思維,更新我們的思維;第二個部分我們如何幫助「他人」重新思考,透過提問與聆聽幫助他人重新思考;第三個部分則是鼓勵「社會」重新進行思考,打造終身學習的教育與職場環境。
這本書講了很多故事、原理與方法,適合對於想知道如何打破自己思維盲點的人、想知道如何透過聆聽與提問讓他人重新思考的人、想知道如何以謙遜以及好奇心打造正向積極的學習人生的人。
目錄
我們是以哪一種職業心態進行思考?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科學家
作者指出我們在進行思考與談話的時候,容易不自覺地落入三種職業心態: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當你深信不疑的信念遭遇危機時,我們會開啟「傳教士模式」:我們會開始布道,宣揚我們的理念。
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論點有瑕疵時,我們會開啟「檢察官模式」:我們會列出各種證據,證明別人是錯誤,打贏這場案子。
我們尋求群眾的支持時,我們會開啟「政治人物模式」:我們會努力遊說,爭取選民的認同。
以上三種職業心態,使得我們堅持自身理念是正確的,斷言別人的理論是錯誤的,說服他人認同自己的想法,這會導致我們遺忘自身觀點是否有誤這件事。
作者建議,不論你是何種領域的人,我們應採取「科學家模式」。對於科學家來說,重新思考是基本條件。科學家會不斷懷疑自己理解的界線,對於一切保持「謙遜」以及「好奇心」,並提出問題、建立假設、實驗驗證、挖掘新知識。
在我研究生生涯,面對論文與實驗結果,都要保持著重新思考的心態。我們要不斷質疑,思考為何別人會這樣設計實驗、論文詮釋數據是否合理,實驗結果是否有其他可能因素沒有考慮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看到很多新論文打破我過去學習到既有的認知,像是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的陳振輝助研究員發表在自然期刊(Nature)的論文,發現斑馬魚的表提細胞有一種全新且未知的分裂方式,稱作「無合成分裂」。「無合成分裂」不需要合成DNA直接分裂細胞,打破我們以往對於細胞分裂中,對於有絲分裂(mitosis)與減數分裂(meiosis),需要複製再進行分裂的認知。
探討生物各種知識的過程,總是能打破我們過去的認知。我們既往的認知不一定會是一直正確的,隨著研究發展與技術進步,我們過去課本上學到的內容也會改變。同理,在其他領域也是一樣,我們所學到的各領域知識,也可能隨研究發展而更新。所以,像個「科學家」思考吧!重新思考能幫助我們淘汰不需要的知識,更新我們的思維。
研究、故事與理念會幫助我們重新思考。畢竟,學習的目的不是要確認我們的信念,而是讓我們的信念有所進化發展。
如何能影響他人,鼓勵他人重新思考他們的看法
作者指出我們會忽略他人建議,並非因為他們不贊同。有時是因為他們抗拒那種壓力感,以及別人試圖控制他們的決定的那種感受。
作者一開始就舉例哈里許辯論的方法,為何他不是透過大量數據證明自己的論點是正確,而能辯論成功呢?作者提到哈里許有三個主要辯論技巧:第一個是尋找共同點,他不是駁斥他人的觀點是錯誤,而是帶著謙遜與好奇心,尋找雙方觀點中共同的地方。第二個是只提出少數幾項核心論述,而非多個論述,過多的論述會淡化每個論述的力量。第三個是提問,藉著向觀眾提出問題,而不是替他們思考,他邀請觀眾成為夥伴,為自己思考。
從哈里許的辯論方式中,能知道他是以開放的心態來進行辯論,以獲得觀眾的認同。哈里許的辯論方式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要說服別人去改變他們的觀點,卻時常難以做到,作者提出我們動機式晤談能幫助他人改變想法。
動機式晤談有三個重點:
- 提出開放式問句
- 反應是傾聽
- 確認對方改變的慾望及能力
動機式晤談中,最重要的關鍵是「聆聽」。我們透過提問後,要去「聆聽」以了解他人的想法與觀點,找出改變對方立場的關鍵點。然後再次透過提問,給予他人空間去反思他們的觀點,並展現出尊重與表達關切。
善於聆聽不只是少說話而已,那是一套問答的技巧。
如何鼓勵社會開始進行反思
作者指出在我們討論問題時,容易落「二元偏誤」的陷阱中。所謂的「二元偏誤」,就是將複雜且連續性的問題問題簡化成兩個類別,藉此尋求澄清及結束。然而,將問題呈現兩種極端的觀點並非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正確的方式是將某個主題的問題「複雜化」而非簡化,這有別於以往我們過往的認知,我們都學過要將問題簡化,已找到問題的答案,但其實這種方法,並不能找到達到預期效果的解決方式。複雜性提醒我們,沒有任何行為總是有效。我們應該在該主題的問題上呈現各種觀點,激發我們重新思考,簡化問題反而限制了我們的思考。
好的老師引進新思想,但是偉大的老師引進新的思考方式。
在學習中,我們應該質疑學習到的知識。在過去的教育中,我們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反而很少主動去思考並質疑這些知識。作者在書中提到汲取老師的知識或許能幫助我們解決當前的挑戰,不過理解老師如何思考能幫助我們通過一生的挑戰。教育的目的不是在累積知識與資訊,而是培養我們持續修改我們草圖時所養成的習慣,以及建立以持續學習的技能。
在職場上,我們追求效率,所以無論是做事或做決策時,時常依賴已經建立好的路經思維,卻沒有思考我們的決策方式是否正確。這有可能是職場文化所導致的問題,我們追求效率與結果,所以很容易缺少心理安全感。缺乏心理安全感的問題會造成以下兩種情況:
- 有心理安全卻缺少責任歸屬的情況下,人們傾向於留在他們的舒適圈內。
- 有了責任歸屬卻缺少安全感,人們傾向於保持緘默地待在焦慮圈。
即使到了職場,我們也應該不斷學習,從問題中獲取經驗,而非專注於效率與結果,以至於忽略潛在的問題。如同NASA,過去兩次曾忽略太空梭的問題,造成太空人的罹難。避免悲劇再次發生的最好辦法就是重新思考。
一個壞的決策過程利基在淺薄的思考。好的流程是建立在深入思考及重新思考上,讓人們得以形成表達獨立的看法。
心得:開啟「重新思考」打破認知盲點
如果知識是力量,知道我們什麼不知道是智慧。
書中分享許多的案例與心理學相關的原理,讓我們體認到「重新思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現今資訊快速變動的時代,或許我們更需要具備「重新思考」的能力。我們不該侷限於狹隘的視野,而是要帶著「謙遜」的態度去看待不同人的觀點,抱持著「懷疑」去思考每天所做的決定,保持著「好奇心」去探索或重新思考事物的可能性。
您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 《原子習慣》閱讀筆記:微小的小習慣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 《深度工作力》閱讀筆記: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需要培養「深度工作」的能力
- 《影響力習慣》閱讀筆記:五種影響力心態,在組織中發揮你的影響力
- 《給予》閱讀筆記:「施比受更有福」是真的!
- 《複利領導》閱讀筆記:持續從微小的小事著手,領導自己也領導他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