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晚上睡覺時都可能會作夢,只是頻率不相同而已。研究發現,我們的人生中可能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做夢,只是你可能根本記不得過去做了什麼夢。到底為何我們會做夢?做夢是否對我們很重要?《我們為何會做夢》將帶領你了解夢境背後的神經科學與心理學,讓我們一起探索神祕又奇幻的夢境世界吧!
目錄
《我們為何會做夢》在說什麼?
《我們為何會做夢》(This Is Why We Dream)的作者是拉胡爾.詹迪爾(Rahul Jandial),他擁有擁有神經外科醫師和神經科學家兩個身分,在學術與醫學上的知識背景非常厚實。當你翻開這本看似有點厚的書,會發現其實內容不多,書的最後有著滿滿的參考資料,讓這本書的內容有理有據,有非常高的可信度。
整本書不會有太多嚴肅且艱難的科學研究,反而非常容易閱讀。作者以輕鬆、有趣的筆調,帶領我們探索關於夢的科學與故事。從為何人會演化出做夢的能力、惡夢及春夢的功用、夢境如何激發人的創意,夢境如何透露出健康的警示、深入討論神祕的清醒夢,以及關於夢的解析。
接下來,我會介紹一些《我們為何會做夢》書中提到關於夢的有趣內容。
「人既是夢的創造者,亦是自身奇特產物無助的參與者。」
究竟夢從何而來?
專業的說法是,夢源自於大腦的電活動(electrical activity)。
腦中的神經元完全不需要外界的刺激或誘導,就會自行產生一波波的電活動,這被稱作「無刺激認知」(stimulus-independent congnition)。我們在做夢時的情況也是如此,睡眠時我們大腦並為受到任何刺激,但依然活躍。
過去對於夢的研究只專注於快速動眼期(REM)。事實上,做夢不限於 REM。研究發現,人在任何睡眠階段都可能會做夢。我們一生中可能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做夢!
大腦為何演化出做夢的能力?
Jandial 認為人是經由演化而具有做夢的能力。若做夢無用,就絕對不會保留下來,因為做夢時的人是最毫無防備的狀態,而且也會消耗大量能量。
目前為何大腦需要做夢的說法眾說紛紜,書中舉出目前有的理論,我列出其中四項:
- 夢是一種威脅預演的方法
- 夢具有療癒能力,幫助我們消除焦慮的情緒
- 做夢是測試不同社交情境的方法
- 做夢讓大腦在睡眠期間進行歸納清醒時所習得的資訊或知識
總結上述的理論,最有可能地說法是:做夢時的創意和發散性思考,有助於我們找到應對威脅的解決方案,幫助人類適應環境和找到生存方式。
儘管現在對於夢的研究快速發展,目前尚未有任何理論可以完全解釋為何人有做夢的需求。上述的理論彼此相互關聯,不互斥,可能不會有單一的解釋。
夢境也有規則存在
「夢其實清楚地描繪了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揭示了我們的本質、興趣和最深切的疑慮。」
夢境並非隨機。多數人都會做重複的夢,若夢境是隨機出現,做同一夢兩次的機率會極低。有些人半夜突然起床,隨後回到床上睡覺,會繼續之前的夢。
夢的特徵和內容不受文化、地域和語言差異的影響。不論什麼時代或地區,人們夢境都非常相似。書中提到一項調查,發現四個不同國家的人所做的夢境,結果竟然非常相似!前幾名常出現的有:受到攻擊或追趕、墜落、學校老師和學習、春夢等等。
就算他們調查同個地區,不同人種,結果也是相似。
由此可見夢境深植於我們人類的基因,不會因為不同人種、地區、生活型態而有太大差異。
Jandial 在書中說:夢的出現,主要源自於視覺和空間技能的發展,而不是語言和記憶能力。
此外,夢境遵循著我們的語義地圖。我們很少夢見「人變成物體,或物體變成人」這種情況。大腦雖從一個聯想跳到另個聯想,其實仍在同一語義群集(semantic cluster)內。我們只有可能夢到物體變成相似的物體。夢裡這種轉變,遵循著我們的語義地圖。只有當你還是孩童時,自我意識尚未發展完成,才有可能夢到變成其他事物。
為何會做惡夢?
人最常見的惡夢主題是:失敗和無助、身體侵害、意外事故、被追趕以及健康相關。比起成人,兒童更容易做惡夢,內容往往涉及墜落、被追趕與邪惡的存在。
通常兒童的惡夢發生在幼兒認知能力爆發成長的時期。Jandial 認為惡夢或許是幫助孩童培養和形成自我意識,藉此發展出獨立心智,甚至協助他們辨別夢中和清醒時的想法。
隨著年齡成長,做惡夢的頻率會逐漸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人際關係為主題的夢。
那麼為何有些成人很常做惡夢呢?
除了 PTSD 或精神疾病的人外,成人依然會做惡夢,只是頻率低上許多,常會做惡夢通常是因為生活壓力而引起。
乍看之下,惡夢毫無價值存在,常常引發心情不快,似乎對生活的幫助不大,但是惡夢卻仍舊存在的原因,是因為惡夢能以無法體驗到的生活經驗,鍛鍊我們的心智,協助我們形塑和鞏固人的自我意識。
書中關於惡夢的章節還討論「睡眠癱瘓」(Sleep paralysis),我們常稱之為「鬼壓床」的惡夢發生原因,以及如何透過自我暗示減少做惡夢。這部分就給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去閱讀了。
清醒夢:如何與夢境互動?
清醒夢(lucid dreaming)又稱清明夢,是一種人在做夢,卻又意識到自己身處夢中的體驗。這是一種模稜兩可的狀狀態,遊走在意識與夢境之間。
通常清醒夢者是發現夢境場景不太真實的那一刻,就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
這真的是一種非常奇妙的狀態,雖然我對於夢境的內容都已遺忘差不多,但我似乎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清醒夢的情況,印象中應該是被恐怖的喪屍追趕,那時候感覺是身歷其境,但要完全操控夢的走向還是有點困難,只能控制身體不斷逃跑。
究竟大腦中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清醒夢的發生,目前這問題的解答尚未知曉,但研究者已發現在清醒夢期間,掌管意識的執行網路有部分啟動了。
如果善用清醒夢有什麼好處嗎?
透過清醒夢能部分控制夢境,有助於改善惡夢,緩解伴隨而來的焦慮與憂鬱。
除了治療之外,還能提升表現。諸多運動員會利用心象練習,預演比賽過程。清醒夢或許可以作為另一個模擬的方式。
書中提到某項研究發現,經常夢到考試的學生比從未夢到的,成績高出大約 20%。研究者得出的結論是,對壓力的預期與模擬考試的情景,可能為學生帶來認知上的益處。
清醒夢似乎可遇不可求,實際上已經有許多人分享能夠做清醒夢的訓練方法。不過,多數清醒夢的誘導方式都涉及強制醒來和中斷睡眠,然後再次入睡。這種做法會破壞睡眠品質,不要隨便嘗試。
說真的,清醒夢這種夢與自我意識互相交會的狀態,真得非常神奇。我很期待未來研究能對清醒夢的機制更加了解,希望有天能夠透過清醒夢在夢中玩虛擬實境遊戲。(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周公真的能幫助你解夢嗎?
「心智形塑了大腦,又源於大腦的活動。」
最後來談一下解夢這件事。多數人可能夢到了什麼事物,就 Gooogle 搜尋該事物代表的意義,希望能夠是中頭獎的預兆(誤)。
或許有人用過周公解夢的網站,查詢更種夢境的解析,但這種解夢大全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無用的。
在書中,作者說:相同的夢境景象涉及諸多意涵,不僅對不同人而言,也對處於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版本的自己,意義也不盡相同。
基本上夢境的本質仍舊反應著你獨特的生活經歷與內心世界,所以即便夢境相同,也不會有一致的解釋。
如果真的想解析夢境的話,那些夢反應著你的內心,唯有你才能當解夢者。
後記
上週末參加吃書反芻讀書會時,選書就是這本書。聽大家分享關於做夢的經驗非常有趣。
目前市面上的書籍大部分都是討論睡眠,很少看到有關於做夢的科普書。當我看到《我們為何會做夢》即將要出版時,就非常期待了。
之前看《夢境計畫》這本小說時,就覺得「夢」這個主題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就在思考關於夢的知識我們到現在究竟理解了多少呢?若是做清醒夢,我們要如何清楚區分現實和夢境呢?清醒與做夢兩著之間的邊界到底是什麼?我們能夠控制夢境的發展嗎?若在夢中死去,現實生活中的自己就會死了嗎?
我覺得探討做夢這個主題會很有趣,而這本書就提供了關於夢的現在與未來發展,讓我更加了解做夢的科學知識與研究進展。
滿佩服作者秉持著客觀的角度來探討夢境的研究結果,你可能會覺得書中關於夢的結論並不是那麼肯定,這是因為大腦過於複雜,而且每個人的大腦多少有些不同,不同皮質區所負責的認知區域會有所差異。就連大腦的意識是怎麼形成的,神經科學家和哲學家都還在爭論,尚未明瞭。
隨著科技的進步,或許我們有一天真的能夠完全了解整個大腦神經元的運作機制。
這是一本很值得閱讀的科普書,不會太充斥太多艱澀難懂得腦科學。書中還有許多很有趣的內容,像是春夢、夢與創意,以及夢與健康之間的關聯,是我沒有提到的,非常推薦對夢境感興趣的你,閱讀這本《我們為何會做夢》。
感謝悅知文化的書籍邀約, 讓我能夠一窺夢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