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閱讀心得:閱讀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鑰匙

每一本書都是通往不同世界的門口,閱讀能帶領讀者前往未知的世界。《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帶領讀者感受書籍世界的美好之處,若是你能對書中提到的其中一本書產生興趣,因而改變了你的人生,這樣的邂逅不是很美好嗎?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在說什麼?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千年の読書:人生を変える本との出会い)的作者是梅田蔦屋書店的元老員工三沙慶明。

雖然日文書名給人吧感覺時間厚度與深遠意義的意境,但直接翻譯過來似乎不容易引起讀的興趣。

三沙慶明寫這本書是想要探討:為什麼人生需要閱讀?

他在書的開頭說:「因為閱讀, 他的人生多次獲得拯救。

閱讀讓他領悟到,即使自己無力改變世界,只要用自己的方式來過好自己的人生,也能發現不同的世界。因此,作者不斷在書中提到,書本擁有改變人生的力量。

他發現到,每當生活感到不順遂,面臨失敗、挫折,人生陷入黑暗之際,反而會偶然與一本書邂逅,恰巧翻開需要的頁面,從書中獲得答案。

你是否有過相似的經驗:恰巧走進一家書店時,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嗎?

在這本書中,作者以七大主題——閱讀生活工作金錢飲食幸福死亡,透過一本本書籍,帶領讀者提出人生中的各種問題,並一起從書籍中尋找解答。

現在,換你思考為何要閱讀呢?

以下我針對閱讀、生活與工作這三個主題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關於閱讀

現今社群媒體的盛行,有閱讀習慣的比例持續降低,但閱讀帶來的好處遠大過不閱讀。如同村上春樹說的:「閱讀的人生還是遠遠好過不閱讀的人生。」

人與書的邂逅

身為書店店員的三沙慶明,在與書店客人交談後,意識到:書能夠為面臨困難的人打開新的一扇門

當人生陷入困境時,書籍常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指引你人生的方向。作者在人生中遭遇的多次的困境時,總是會在書店邂逅一本書,為他指引前方的道路。

書籍對我來說如同燈塔,讓我在茫然中指引了方向。

在讀研究所時,常遭遇研究困境,不時就會去逛書店,找些書籍來舒壓。當時在水準書店買下了《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讓我了解到不用害怕寫得不好、被人批評,因此埋下未來分享閱讀心得的種子。

在我研究所畢業後,剛準備要尋找工作時,我對未來感到迷惘,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確定是否要筆直地走下去。這時我想起過去曾讀過《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內容,正好也看到了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在網路上持續分享閱讀心得。愛書的我開始重拾閱讀,並開始架站和持續分享閱讀心得直到現在。

我不敢說不會再有任何迷惘,至少我有了前進的方向。閱讀讓我的心靈更加踏實、穩定,不會一直產生焦慮與不安。現在的我也在持續的閱讀、探索與嘗試當中,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發現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為何要閱讀?

蘇格拉底曾說:「驚奇正是智慧的熱烈追求者應有的情感,追求智慧(哲學)始於驚奇。」人擁有求知慾,才會不断追求知識的邊界。

這讓我想到,之前在李惠貞的《給未來的讀者》看到:「書可以擴展人生。一本書是作者畢生的精華,我們能體驗到不同的人生,開拓想像力,點燃內在潛能。

閱讀的目的不僅限於自我成長,還能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書海中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

作家卡夫卡曾在與朋友的書信中寫道:「所謂書,必須是砍向我們內心冰封大海的斧頭。」他把「驚奇」比喻成「斧頭」,這個形容非常有意思。

閱讀會打破人的認知,擴張你的想像力。讀完《真確》才發現到我對於世界的認知是不正確的;讀《隱蔽嫌疑人》會對不斷翻轉的劇情,感到驚奇不斷。

延伸閱讀 | 《隱蔽嫌疑人》讀後心得:難以猜出真正的兇手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 書摘01

人讀書,書也讀人

深讀的技術》作者者秋滿吉彥會在書上寫上自己的想法,與作者共著一本書,進而引起人與書的化學反應。這樣的做法不再是人讀書,也是書讀人。

延伸閱讀 | 《深讀的技術》閱讀筆記:如何閱讀經典名著

三沙慶明說:「事實上沒有絕對的名著或好書,應該說被拿起閱讀的那本書因為與讀者邂逅,才會慢慢產生化學反應。

書會隨著閱讀的人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化學變化。所以,我通常都會親自去閱讀,不會只是聽別人說書,因為每個人從書中獲得的收獲都不一樣。

此外,我也不會單憑一人對書的評價就決定書籍的好壞。畢竟,每個人對書的喜好不同,陳列在書櫃中的每本書都等待著有緣人的賞識與閱讀。

我滿喜歡書中的這句話:

「書店的書櫃是一封獨一無二的邀請函,只為了你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前來的那一刻所準備。」

這也是我為何喜歡逛書店,在書店有時就會巧遇一本書。前陣子,前往將要關門的純良社書店逛逛(只營運到 2025 年過年前😢),意外看到《有限與無限遊戲》。在遇到這本書的前幾天,我才在Ali Abdaal 的電子報中看到他分享這本書的哲學概念。沒想到,台灣已有翻譯,所以就立馬決定買下這本書。這難道只是偶然嗎?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 書摘03

關於生活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問題,你該抱持什麼態度來面對生活呢?

人會因做出的選擇而改變

作者看完了遼美千子負責編輯的《因為天空很藍,所以我選了白色》,這本書收錄了未滿十六歲的受刑人們所寫的詩。這些受刑人閱讀詩,也寫詩,因為有同伴的支持,進而發生了改變。

三砂慶明說:「每個人的人生都會遇到多種可能性,而人生會依那時刻所做出的選擇而改變。

人生是能夠改變的,不論現在的處境是好是壞,只要能夠做出對的選擇,就能為人生帶來改變的契機。

學習能讓人生更為精彩

學習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作者從劇作家鴻上尚史的《我讀「空氣」,但不盲從》中獲得答案。這本書中分享了某個孩子詢問父母為何要學習時的回答:「因為學習可以讓你持有各種觀點。……持有多樣化的觀點和價值可使心靈變得自由。」

作者寫道:「透過學習,我們可以得到自己以外的他人觀點,進而使想像力這把傘一點一點地往外擴大。」確實學習能夠擺脫舊有的偏見,獲得新的認知,讓心靈更加自由。

離開學校後,我們不在被過往的教育束縛,但這不代表我們不需要學習。我們仍須要不斷學習,以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所以我才會持續閱讀,持續從書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讓自己的思考更強大、更自由。如同《深度學習的技術》作者楊大輝所說:「學習能增進思考,思考能增進學習。

延伸閱讀 | 《深度學習的技術》閱讀筆記:學習的 5 個層次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 書摘02

關於工作

人們為何要工作呢?

大多是為了生活,實際上就是為了生存而工作。

人們為了高薪工作,而努力工作。當你賺足了報酬,能夠過上自由的生活,購買你想要的物品,這樣就好了嗎?

工作背後帶來的環境議題

書中討論在這大量消費社會背後的黑暗面,我們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文化,造就了大量垃圾漂浮在全世界的海洋上。我們現今關心的塑膠微粒議題,早已不知不覺間侵入到地球上的生物體當中。

在法國社會學家 Jean Baudrillared 的著作《物體系》中,針對「消費」做出了新的定義:消費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記號。

我們想要擁有這些記號,無論買了再多這些記號,人生不會變得豐富,也得不到任何滿足。相反地,我們製造出一堆無用的垃圾。

當然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有消費者購買就是收益的來源,因而現今的商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再加上人們喜歡追求新產品,我們不斷反覆重複丟棄、購買的行為,為社會上的工作提供穩定的消費循環。

面對這樣的社會議題,在《共享》一書中提出「共享經濟」的概念。藉由共享,使資源重新分配,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產生。

《We 的市民革命》作者佐久間裕美子就提到,現在正展開著消費革命。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購買負起社會責任的企業或品牌。

現今的企業勢必要走向可永續發展的道路,我們人類可不是獨自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唯有與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共榮共存,我們的生活才會過得更美好。

工作對你有何意義?

一位人類學家提出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提出「狗屁工作」一詞,指的是完全無謂、不必要或有所危害,連受僱者都沒辦法講出這份職務憑什麼存在,但基於僱傭關係的條件,又覺得有必要假裝其實不然,這種有支薪的僱傭類型就叫狗屁工作

格雷伯認為「人類的生活是身為人類的我們彼此造就的過程,就連最極端的個體主義者也是在同儕的照顧與支持下,才得以成為個體,而「經濟」說穿了只是我們供應自己必要的物質補給品的方式。」

所以工作到底有何意義呢?之前我看過《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告訴我們工作的意義:「工作是為了幫助別人。

我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幫助別人的意義,這麼一來就會看到更多選項與機會,也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美好與改變。

延伸閱讀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讀後感得:學習或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 書摘04

後記:閱讀是通往世界的鑰匙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談論的內容涉及人生的各個層面,但談論了這麼多,三沙慶明並無給與明確的答案。如果你想藉由這本書獲得某些問題的答案,這本書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他藉由一本本書來拋出問題,提出反思,帶著你思索各種問題,或許你未必有收穫,但至少你拓展了視野,並開始思考這些問題。

回到最初的問題,你為何要閱讀?

作者說:「閱讀的目的不只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是因為內容引人入勝,讓我們無法自拔、一頁又一頁地翻閱。」閱讀能帶領讀者前往未知的世界。透過閱讀,我們能認識在這世上不可能實際見到面的人物、得知不曾見聞過的事物,或純粹覺得有趣的內容。

我很喜歡閱讀不同種類的書籍,不該限定於對自己有用的書籍。透過閱讀各種書籍,我認知的世界才會變得更為遼闊。

我很喜歡《給未來的讀者》作者李惠貞提到「為無目的而閱讀」的想法。我們不該依據一本書有用還是無用,成為衡量書籍的標準。有時一本書裡的概念,不知在何時、何地,會以何種方式幫助到我們。

我們應好好享受與某本書相遇的緣分,帶著純粹的好奇心,不為了什麼,單純是為了充實心靈,享受閱讀書籍帶來的美好體驗。

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_書摘05

三沙慶明最後還說:「與書邂逅,就是與人邂逅。」透過書籍,我們能遇見不曾謀面的作者,甚至是存在於千年前的作者,閱讀到他們的想法與感受。

作者在書中巧妙地帶出一本本書與他的反思,讀著就發現了許多不錯的書,書單的長度因而變得更長了。作者寫書還不忘推書,這真的是分享閱讀的最高境界。

書在人們遇到困難時,為他們開啟一扇新的大門;書讓我們得以獲得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書使得我們讀到不曾謀面的作者的想法與感受。

希望讀者也能因為我的分享,邂逅一本好書!

Chris
Chris

Hi! 我是超閱者站長 Chris。
是一位生科人,熱愛閱讀,希望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化輸入為輸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