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眾神之島2》在說什麼?
《眾神之島2》是作者光風《眾神之島》的續集,延續第一集的調性,一樣帶來六個短篇故事:〈一盒雞蛋的戀愛〉、〈消失的鈔票〉、〈L’Ali〉、〈天眼〉、〈雨夜酬神〉、〈點燈〉,分別對應到虎爺、金聖孔雀、灶神、門神、廣澤尊王、保生大帝等神明。
延伸閱讀 | 《眾神之島》心得:台灣小小島嶼上的眾神與人間百態
透過每篇簡單、樸實的故事,融入一些魔幻元素,帶出了傳統工藝、歷史文化、社會議題等內容,讓讀者透過小說,輕鬆地認識台灣這座島上的神明們。
以下分享其中三篇故事。(微雷)
〈一盒雞蛋的戀愛〉
〈一盒雞蛋的戀愛〉是以虎爺為主題的故事。故事女主角娣娣從小就具有陰陽眼,常看到靈異事物,因此她母親去廟裡請求虎爺公收她女兒作為契子。從此之後,娣娣的陰陽眼關上了,但身邊多了一隻別人看不見的虎爺,伴隨著她上大學。由於虎爺像母親般老叨,在某次因緣際會下,她認識了一位愛貓的男孩…..
整體故事算是一篇平淡的戀愛故事,雖說現實生活中應該不會發生虎爺變成月老,幫助你牽線的情況。我覺得故事中最有趣的點是,娣娣和虎爺之間的互動。看著兩人心電感應的對話,讓人感覺虎爺不是兇猛的老虎,而是可愛的萌寵兼監護人。
看完這篇故事,我才知道虎爺大多出現於神桌底下,稱作地虎;部分廟宇會供奉在桌上,稱作天虎。以後到一些廟裡祭拜時,可多注意神桌下方,會發現虎爺的蹤跡。此外,原來虎爺喜歡吃生雞蛋啊,不過網路上看到有人說要拜生鴨蛋才是對的,但用生雞蛋作為供品的人居多。先不管老虎如何吃雞蛋或鴨蛋,無論是用什麼當供品,祭拜最重要的還是誠意與心意。
〈天眼〉
〈天眼〉是以門神為主題。故事發生在一間廟宇,有天廟公發現神尊脖子上的七面金牌,其中一面,被偷換成外觀相似的紙牌。俗話說,人在做,天在看。但竊賊竟然逃脫了門神的法眼,就算動用祂們天眼的能力,回溯過去的光影,仍然沒有看見。尋找竊賊的過程就不劇透了,只能說結局挺溫暖的。
透過這篇故事我才知道門神有很多種,常見有神叔寶、尉遲恭、神荼、鬱壘。
每間廟宇的門神都不同,走訪廟宇的同時,不妨觀察一下門神是誰吧!
〈雨夜酬神〉
「戲,不是做給人看的。神所看見的,或許也不只是戲台的戲,更是人生百態的戲。」
〈雨夜酬神〉是以廣澤尊王為主題。祂又被稱為蹺腳仔神,因為祂的坐姿不像神明,竟將右腳放在左腳上,也就是蹺腳的姿態而得名。
這篇是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故事。由父母帶領兒女的布袋戲班,前往南部表演的故事。他們的女兒曾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幸虧得到廣澤尊王的幫助,女兒的病能夠順利痊癒。從此之後,他們一家每年都會來到廟宇搬戲來酬神。
故事中凸顯了歌仔戲的沒落與轉型。現代人看到廟宇前的布袋戲,很少會佇足觀看,就連學習布袋戲的人也越來越少,如何不讓傳承凋零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今布袋戲嘗試著融合新的元素,以新的樣貌呈現在於人們面前。霹靂布袋戲就將傳統文化與科技的結合,讓更多人認識布袋戲。
無論是哥哥對於不辭辛勞酬神的不滿,到沉浸於表演中的轉折,還是在雨中表演布袋戲充滿文學意境,神明不只是看表演而已,更是看著一場又一場,名為人生百態的戲。
後記
「神明之光,借了人們的手,裝進燈籠裡,熠熠不滅。」
平常看慣了各種令我驚訝的劇情、轉折的故事,偶爾換看一些日常的故事,會發現看似平凡的日常,其實也值得珍藏、好好回味。
書中的故事也帶出一些社會議題,像是〈點燈〉這篇就提到外籍移民的身份認同以及歧視問題。我們可能會感到迷茫、無助,有些人會求神問卜,為了求得心安,而神或許會默默守護著你。最終這些問題,不會是由神來解決,最終還是回到人身上。書中會看到人與人之間互助,或許才是解決問題的解方,也讓台灣這座島嶼充滿人情味。
書末作者提到這本書得到文化部的補助,有機會翻譯成外語,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台灣獨特的神明。
期待第三集會有哪些神明出場。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眾神之島》心得:台灣小小島嶼上的眾神與人間百態
- 《眾神的十月》讀後感:神明就在身邊守護著我們
- 《風暴之子》閱讀心得:以台灣卑南文化為題材的奇幻小說
- 《獸靈之詩〈上〉:保留地的祭歌》閱讀心得:獸靈傳說的奇幻故事
- 《魔神仔:被牽走的巨人》閱讀心得:以台灣精怪帶來一則國族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