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解決帶人問題的識學管理法》閱讀心得:主管必備的心態、帶人技巧、管理方法與處事之道

引言

無論你是主管還是下屬,當你在工作時,是否會因為部門內部的溝通不佳,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呢?

為了消除組織內部的問題,我們要學會用「數字」來進行有效溝通,但你有先對「數字」有著正確的觀念,才能有效減少溝通的成本。

這本《圖解!解決帶人問題的識學管理法》透過輕鬆有趣的圖解方式,帶你了解主管需要具備的心態、管理技巧與處事之道。


內容簡介

圖解!解決帶人問題的識學管理法》的作者是識學株式會社董事兼執行長安藤廣大,他過去在擔任管理職位期間,深受「團隊無法成長」的問題所苦,直到他學會「識學」後,決定創業,透過識學管理法幫助許多企業解決問題並提升業績。

這本書是作者識學三部曲:《假面主管思維》、《數值化之鬼》與《機制化之神》的圖解之作,帶領你從心態、帶人技巧、數值化管理方法、與老闆的處事之道四個面向,透過輕鬆有趣的圖解方式,快速了解主管應具備管理方法。

之前我讀過作者所寫的《數值化之鬼》,這本書告訴你要透過「數值化」思維來客觀地檢視自己,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書中講解許多正確的量化觀念與方法,讓我讀完後非常印象深刻。

雖然我尚未把識學三部曲都看完,但我很想看看這本集結三部曲的精華之作能帶給我什麼啟發。

以下分享我從書中得到的想法與個人觀點。

什麼是識學?

所謂的識學,是「認識數學」的簡稱。

作者認為,在企業、組織、團體中要提升工作效率,就必須要對相關的人事物有正確的認識、減少錯誤的認知,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對數字有正確觀念與實踐能力。

作者提倡以「識學」為基礎,幫助企業解決組織內部的誤解或錯誤認知,讓天生不是領導者的人,只要好好學習「識學管理法」,也有機會成為一流的主管。

1 什麼是識學

貫徹執行「原則」來管理

作者提到主管要根據「原則」來管理下屬,才能創造好績效。

為什麼要運用「原則」來管理呢?

我從書中理解到「原則」可以讓員工掌握一些根本的規範,但也具有獨立做決定與採取行動的自由性,讓大家有指標可以依循、前進。 橋水避險基金創辦人達利歐在《原則:生活和工作》中向讀者了不只說明他日常生活依循的原則,也闡述他帶領公司的原則:極度真實、極度透明,以及根據兩者而創造出的「創意擇優」和「可信度加權」的決策機制。 有了原則,員工不需要去揣測他人的情緒與想法,而是根據原則來行動,進而創造好績效。

由於原則都是較為概括的規範,因此,比較具體作法是,主管會根據原則來制訂明確的規則,讓員工在工作時,能夠依照規則來執行,才不會無所適從,同時要定期檢討這些規則是否合理。

書中提到規則有兩種:行動規則態度規則

  1. 行動規則:與公司的目標息息相關,像是達成 1000 萬元的業績。
  2. 態度規則:任何人都能達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部屬的工作態度,像是不遲到、打招呼。

雖然規則比起原則更為具體、詳細,但有時無法涵括所有情況,缺乏靈活性,所以應定期檢討與修改。

不過,如果有了明確的原則,當前所未見的突發狀況發生時,員工能夠根據核心且持久不變的原則作出應變,而不是傻傻遵守頑固的規則。

因此,我認為不論是企業、組織,或是個人,都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的「原則」,讓自己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

2 貫徹執行原則來管理

把「動力」當成努力的動機,而不是努力的理由

有時員工會遇到主管不斷講述自己當初如何做到優秀員工,希望你以此為目標,把這當成動力繼續努力。

然而,這不會讓員工產生更努力的想法,因為這是主管的理由,不是員工想要努力工作的動機。

讓部屬發自內心想要獲得成長,才可以激發他們的企圖心和願望,像是「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我想獲得努力後的成果」。主管要做的應該是引導部屬自主找到對工作的動力,還有提供部屬有成長的機會。

主管不必向部屬說明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因為這是主管自己的工作哲學,不應該強迫灌輸給員工。

主管要讓讓部屬自行思考「你在工作中最重視的是什麼?」

什麼時候主管才要告訴員工自己的工作哲學呢?

唯有當部屬主動詢問時,才分享自己的工作哲學。

3 別把動力當成努力的理由

別把「手段」當「目的」

數值化管理常常設定以目標為導向的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作為員工的工作的績效依據。其中作為關鍵的是將執行轉化成數值化指標,也就是把專案拆成可量化的執行任務。

但作者提醒別把「手段」當「目的」。KPI 只是當前的小目標,只是幫助人更高效工作的手段,但不是目標的終點,千萬不要因為達成 KPI 就感到滿足,忽略了真正的目的地。

此外,很多人會遇到難以數值化的職務內容,不知道該如何用數值化的方式來衡量。

作者提到,就算這些職務難以數值化,還是要去思考並找到可以用數字衡量的部分,例如:「失敗的次數」、「每日業務設定的分數」,作者認為不要將難以數值化輕易視作不可能。

4 別把手段當成目的

後記

圖解!解決帶人問題的識學管理法》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具備數據思維,透過數據來提出想法、建議,以及管理公司內部員工。

雖然我目前不是主管,但作為員工,從裡面獲得的概念可以套用在如何與主管相處上。此外,我覺得這本書某些觀念可以套用在一人公司上,像是把自己當成公司在經營時,要怎麼量化自己的行動呢?這本書提供了我一些啟發,尤其是那些看起來難以量化的工作內容上。

這本書還讓我想到劉奕酉老師在《高勝算的本事》提到,要先找出問題與解析問題的脈絡,釐清問題的本質,並用數據來思考、判斷,最終才得以解決問題。

兩位作者都非常重視數據,所以如果對數據思維有興趣時,非常推薦《高勝算的本事》給你。 《圖解!解決帶人問題的識學管理法》則是比較推薦剛當上主管的新手、一直無法好好帶領團隊的主管,能夠透過圖解快速吸收書中的重點。若想培養數據思維,作者的《數值化之鬼》值得一看。


購書連結:

博客來→ https://is.gd/wg7Dzz  
誠品→ https://shorturl.at/KziCi  
Momo→ https://is.gd/aN03nQ  
金石堂→ https://shorturl.at/ZCRlE  
采實蝦皮→ https://s.shopee.tw/6ARTzgQwLI  

Chris
Chris

Hi! 我是超閱者站長 Chris。
是一位生科人,熱愛閱讀,希望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化輸入為輸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