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超閱者最喜歡的 10 本書

每年年底都是回顧的好時機,你是否已經復盤完 2024 年的自己,準備迎向了 2025 年了呢?

對我來說,今年就是不斷學習、思考的一年,我開始放慢腳步,不追求快速的成長,一步步踏實地度過當下,慢慢享受閱讀一本書的樂趣。

2024 年超閱者最喜歡的 10 本書

今年我一共閱讀了 101 本書,寫了72 篇書評。今年相比於去年,看得更多書,但是輸入已經大過輸出了,看來我得調整輸入與輸出的比例。

我認為每一本書都像一顆種子,會在讀過後的某一天發芽,那些讀過的文字能幫助我們面對各種問題與挑戰,甚至帶你走出低谷。

這次我也精選了今年讀過的 10 本好書,這 10 本書不一定是今年出版的,但這些書能夠幫助你成長,開拓你的視野。

以下書單順序不是排名,而是依照我閱讀的時間順序(越早閱讀排越前面)。我會簡單介紹這本書的內容、我獲得的啟發,以及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讀者。

註:若對 2023 年我推薦的 10 本書單有興趣,請看 2023 年超閱者最喜歡的 10 本書

1. 《五感之外的世界》

五感之外的世界封面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兼具知識與娛樂性,帶領人從動物的角度來看待這世界多元的樣貌。

五感之外的世界》作者艾德.楊(Ed Yong)是我非常喜歡的科普作者。他的文筆非常優美,而且能將科學研究解釋的清楚易懂。

這本書探討不同動物的各種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痛覺、電場、磁場等等,以了解動物是如何透過它們獨特的感官來感知這個世界。

在閱讀的時候,我彷彿看到了全新世界,其中讓我十分訝異的是鳥類的視覺。人類擁有紅、綠、藍這三色視覺,而鳥類竟然具有四色視覺,能偵測到紫外光。這讓得鳥類眼中的世界色彩,比我們人類更加多彩繽紛。我非常好奇鳥類的眼中,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到底是什麼樣的顏色。

從各種動物感知世界的方式,讓我了解到人類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它的其中一種樣貌而已。

這本書推薦給喜歡科普書籍的讀者。

這邊分享一段,書中我很喜歡的句子:

「對人類來說,光明就象徵著知識。燈泡的圖案象徵想出了好點子,靈光一現、發光發熱則用來形容人類發揮聰明才智的表現,歷史也描述人類從黑暗時代走入光明。」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五感之外的世界》閱讀筆記:超出你我感知的另一個世界

2. 《少,但是更好》

Essentialism 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我了解到「有紀律地追求更少」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做出最重要、最好的決策。

少,但是更好》作者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推崇「專準主義」(essentialism),這個主義不是教導你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更多事情,而是教你如何做好最重要的事

作者提出三步驟:精挑簡化準確執行,幫助你把時間與心力集中在真正必要的事情上,並放棄那些分散注意力的瑣事。

針對每個步驟,作者提供具體且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在長長的待辦清單上做出取捨。

這本書幫助我釐清當下,對自己來說何者為重?

非常推薦給對許多任務感到壓力、生活與工作失衡的人。

追求得更少,但活得更好、更有意義。

「如果你不替自己的生活排定優先次序,別人就會代勞。」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少,但是更好》閱讀筆記:有紀律地追求更少,但活得更好

3. 《超乎常理的款待》

超乎常理的款待封面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讓我了解到款待的價值,不在於食物有多美味、花費多少錢在客人身上,而是真誠用心的款待,才是對顧客最美好的用餐體驗。

超乎常理的款待》講訴紐約的米其林三星餐廳「麥迪遜公園 11 號」成為卓越餐廳的故事,可以窺見作者威爾.吉達拉(Will Guidara)「超乎常理的款待哲學」。

這本書讓我了解到款待不是一場商業交易,款待是對話,不是獨白。款待不是提供給客人多高額的「單向」服務,款待是「雙向」的對話,設身處地為客人著想,讓人覺得被重視、被尊重。

這本書不論你是否從事餐飲業,都能從作者的經營哲學中,收穫許多新觀點。

「服務是黑白的,款待是彩色的。」

看完這本書,我推薦去看《大熊餐廳》,尤其是第二季第七集,你會看到劇中角色里奇被送去三星級餐廳實習,從剛開始不耐煩的擦餐叉開始,到體會服務顧客精髓的過程,他整個人脫胎換骨。

該影集其中有一幕是,里奇聽到顧客沒有吃到深盤披薩而感到遺憾,所以特別跑去外面買後,看到客人面露驚喜又感謝的表情。這段劇情完全呼應書中,作者有次聽到歐洲顧客說:唯一遺憾是沒吃到街頭的熱狗,他馬上跑去街上買了熱狗,並請廚師重新裝盤後送上桌。這體驗成為顧客一生中可以不斷講訴的美好回憶。

「每天晚上都能讓人有美好的一天,你剛剛問我為什麼辦得到,這就是我辦得到的原因。」— 《大熊餐廳》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超乎常理的款待》讀後感:超乎常理的款待精神,造就出卓越的餐廳

4. 《重啟人生》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即便人生來到下半場,只要心態上有所轉變,也能夠「重啟人生」。

重啟人生》能讓人重新思考人生後半段的自我價值,談論了成功、衰老、人際關係、脆弱等人生議題。

書中解釋了人有兩種智力曲線——「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讓人理解人生不同時期發展了不同的能力。在 40 歲以前,我們以「流體智力」為主,具備強大的邏輯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但 40 歲之後,會轉變成以「晶體智力」為主,善於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的能力來傳道、授業、解惑。

面對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議題需要我們思考。這本書能幫助你重新思考內在的自我價值,重新找回人生的方向。

這本書可能不太適合年輕人來讀,會難以引起共鳴,但很適合正要或已步入中年後,擔心自己會失去競爭力、被人取代,或是想要轉換職涯的人。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重啟人生》讀後感:來到人生下半場,如何活得更好、更自在?

5. 《不可能的任務》

the art of impossible 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一本教你挑戰並完成「不可能任務」的實用指南書。

美國知名作家、記者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的《不可能的任務》是一本探討達成「不可能」需要具備什麼認知技能的自我成長書籍。他認為四種認知技能:動機、學習、創造力、心流,對於巔峰表現非常重要,幫助我們化不可能挑戰為可能。

這本書有一大看點,就是作者並不是神經科學的專家,卻能在書中佐以大量的神經科學證據,為書中的四項認知技能更添說服力。書中他講訴自己如何快速學習陌生領域的五個步驟非常值得參考。

此外,書中針對動機、學習、創造力、心流這四項元素,提供許多具體可行的技巧,內容非常豐富與完整,讓我獲得了滿滿的收穫。

我推薦這本書給想要不斷成長、不斷挑戰自身極限的人,你會了解到如何將大眾認為不可能的事轉變為可能。

「想要非凡的生活,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發展出非凡的習慣。」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 《不可能的任務》閱讀筆記:巔峰表現的四要素

6. 《慷慨的感染力》

Infectious generosity 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讓我了解到世界因為我們的慷慨而變得更加美好。

慷慨的感染力》的作者是 TED 總裁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他發現 TED 發揮影響力的關鍵是「慷慨」,同時這也是世界上最值得分享的好點子。

在閱讀這本書時,你會感受到慷慨的感染力與影響力,從書中看到許多故事,得知世界上有許多慷慨的行動正在執行與散播,你會了解到這世界因為人的慷慨而變得更加美好。

這本書讓我對「慷慨」有了全新的觀點,不再認為慷慨只有金錢的形式,舉凡關心、溝通、知識、連結、熱情、魅力,都是「慷慨」的一份子。其中對我啟發最大的是:「分享知識」也是一種慷慨。即便你將知識傳授給他人,你仍舊保有這份知識,同時會因為這份慷慨造就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就如同 TED 免費上傳影片給所有人看一樣。

推薦給所有讀者,你會重新審視「慷慨」的定義。

「他借用我的蠟燭點燃他的,並不會使我的蠟燭熄滅。」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慷慨的感染力》讀後感:世界上最值得散播的好點子是「慷慨」

7.《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

Look Again 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幫助我們檢視「習慣化」如何影響我們對生活與工作的看法。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讓我了解到習慣是一把雙刃劍,書中入探討人們生活中各種「習慣化」的現象,探討習慣化對於人與社會的各種層面影響。

書中讓我們了解「習慣化」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並告訴我們「去習慣化」的方法,讓我們從早就習以為常的枯燥生活中,重新注入新的泉水,能夠從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不平凡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不變的日常生活會讓人習慣化,就連美好的體驗經歷太多次也會習慣化,作者說:「歡愉來自於慾望不完全和間歇性的滿足。」把美好的體驗(音樂、電影、影集、放長假)拆成片段來享受,能讓我們重新享受事物的美好。

推薦給覺得日子枯燥乏味的人,這本書提供的方法能將一成不變的黑白日常重新注入繽紛的色彩。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讀後感:檢視習慣化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

8.《踏實感的練習》

The Practice of Groundedness Cover (2)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今年幫助我過得更加踏實,讓每天過得更豐盛、富足。

對於不斷追求高效能表現,時常感到焦慮與忙碌,又無法好好休息的人。《踏實感的練習》提供的六大原則:接納臨在耐心脆弱連結運動,能夠幫助你找回踏實、平穩的生活。

這本書提到的六大原則並不是新的理念或想法,卻是現代人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原則。書中提供 26 個踏實感練習能夠幫助讀者按下暫停鍵,靜下來與自己的內心對話,再次重新認識自己。

推薦給感到忙碌卻又空虛的人,這本書能夠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踏實感。

「願你選擇接納,而非妄想或一廂情願;選擇臨在,而非分心;選擇耐心,而非求快、選擇脆弱,而非武裝;選擇連結,而非孤立;選擇運動,而非坐著不動;選擇踏實感,而非個人英雄主義。」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踏實感的練習》讀後感:實踐 6 大原則,打造踏實人生

9.《深度思考的技術》

Deep thinking_cover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這本書有系統地教你五種思考能力的技術。這本書提供許多方法來鍛鍊思考。

深度思考的技術》作者楊大輝以自己的知識體系,詳細介紹五種思考能力:獨立思考邏輯思考換位思考創意思考修煉思考,並提供我們鍛鍊這五大思考能力的方法。

雖然思考是人天生就會的能力,但是你還是會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思考能力有所差異。這之間的差距在於有沒有使用「正確」的思考方式。

這本書將告訴何謂獨立思考、如何建立邏輯思考體系、如何學會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有創意的思考,最後將整個思考串聯成一個修煉日常,在日常生活中得以精進思考。

推薦給想要鍛鍊思考能力的人。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深度思考的技術》閱讀心得:5 大思考的技術

10.《慢速生產力》

慢速工作力

推薦這本書的原因:知識工作者必看,擺脫「偽生產力」帶來的工作倦怠。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自媒體的經營。

時常探討數位科技與生產力的作家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所寫的《慢速工作力》,他指出現代知識工作者會陷入「偽生產力」的陷阱,最終導致工作倦怠。

因此,他提出新的工作哲學——慢速生產力。該哲學有三個原則:少做一點事、以自然的步調工作、執著於品質。這三個原則將提供我們更為持久的方法,追求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成就,為「生產力」這一名詞定義,帶來全新變革。 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實際可行的建議,讀者可以依據自身需求,調整成更適合自己的策略。

推薦給所有知識工作者,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方式。

超閱者的完整閱讀心得:《慢速工作力》閱讀心得:擺脫生產力迷思的3 大原則

2024 年你看過哪些好書呢?

以上就是我今年讀過最喜歡的 10 本書。

這 10 本書中有哪一本引起你的興趣,歡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想法,或者你可以跟我分享你今年閱讀過,最喜歡的書有哪些?我可以從中發現更多好書來跟你們分享我的想法。

每個人對於書籍的喜好都不同,從不同人的書單中,往往可以發現我不曾注意到的好書。

我認為閱讀的重點不是你今年讀過了多少書,而是你從書中獲得了什麼啟發、實踐了書中哪些方法、帶來了什麼閱讀體驗。

我推崇李惠貞的《給未來的讀者》書中所講的「為無目的而閱讀」。好奇心就是閱讀目的本身,享受與某本書相遇的緣分,不一定要為了什麼,可以是單純爲了享受閱讀帶來的美好體驗。

保持好奇心來閱讀,依循自己的內心來挑選書籍,享受書中的每個句子,你所讀過的內容,或許將在未來的某天幫助到你也說不定。

希望你可以透過閱讀超越昨日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對我今年讀過哪些書有興趣,以下我依照書籍種類整理了今年分享過的閱讀心得。

2024 書評總整理 | 依主題分類

自我成長

商業管理

投資理財

自然科普

文學小說

閱讀寫作

人文社科

觀點產出

生產力工具

Chris
Chris

Hi! 我是超閱者站長 Chris。
是一位生科人,熱愛閱讀,希望透過分享閱讀心得,化輸入為輸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